All posts by dotte

如何系统学习股市

作者:刘鹏程Sai.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14669/answer/268491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题主这样真诚的问题值得最真诚的回答。我的回答会很长,很多图,和个人思路挂钩严重。
请慎入。
我从大一就是金融和投资的爱好者,从大二开始自己买卖股票,毕业了在证券公司工作了两年多, 后来辞职旅行 ,所有的费用都是靠炒股挣来的。但是我这样一个人是很不喜欢别人来问我任何和投资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和我不是很熟悉的,只是知道我经历的人。于是有人认为我是装X,有些人认为我是故意不想把挣钱的办法分享出来。其实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美国著名投资家,杰西-利弗摩尔在他的《股票大做手回忆录》的开篇就表达过同样的情绪。(利弗摩尔的这本书也是学习投资必须要去读的一本书,看似没有干货,其实字字玑珠,参与投资越久,感触越深。)利弗摩尔说他他讨厌这类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一点,人们把投资获利仅仅看成一种技巧,三言俩语就可以传授的简单东西,而没有将其视为一门像医学,法学等等是依靠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最后才能应用的挣钱手段。他们只看见一买一卖就可能获利的简单快捷,却不想知道在买入卖出委托发出前,一个投资者对所选投资标的的所有思考,对价位的判断,对市场的研读,和自己人性的斗争,在获利之前的惨败。他们都不会去看。所以题主这样的问题是让我这种投资狗很欣慰的,你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你对投资能力的重视上是足够的,做投资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敬畏,敬畏市场,敬畏人性。其次,你优秀的意识到投资的对一个人财务的重要性,没有因为之前的失败就轻易放弃,我相信你在长久的将来会是一个投资好手。
你的问题是“如何系统的对股市进行学习”,可是我觉得你想问的其实是“如何提升我自己的投资能力,让我可以在股市中活得更久,甚至挣上一些收益”对么?如果我的猜测是对的话,那么这需要一个非常系统的回答,请准备好耐心。同时我要在这里指出,我能学出来的只是一个相当于指南的小册子,看过后,你还需要无数的实践,无数的伤痛,教训帮你完成最后的修炼。
耐心不好请从这里开始看
一。搞清楚自己是什么选手,然后去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
江恩说,大多数人在股市中输钱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交易过度或买卖过于频繁;
②没有上止蚀单(StoplossOrder);
③对市场知之甚少。
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
第一假设: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
第二大假设:市场运行以趋势方式演变
第三大假设:历史会重演
请牢牢记住这几句话,牢记,我将会在后文中反复提及并不断举例子讲述这几句的关键性。
我接触过很多朋友和客户在讨论投资问题的时候经常和我讲,哦,我看巴菲特怎么怎么说。我看过彼得林奇怎样怎样讲。听到这些我都告诉他们,请牢记他们的投资智慧,请淡忘他们的操作细节。因为那个东西不一定适合你,因为你们不一样。以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为代表的投资者,他们是什么他们是共同基金的管理者,他们追求的收益是长期的,稳健的,是管理超大体量资金的办法,不是完全适合中小投资者的,更何况我们的面对的市场是不同的,所有共通的只是投资智慧,而不是投资手段。如果用体育来打比方的话,他们是一群万米长跑选手的经纪人,需要旗下选手在长跑中获得良好优异的成绩,所有的战略,战术都是围绕实力和时间来安排的。而我们是100米到1500米范围内的参与者,要求在中短期明显的,连续的胜出。(当然我们中也有人是希望将投资收益作为20-30年后养老的朋友,那么你们要做的就简单多了,选择一个差不多的以沪深300为标的的指数型基金去做基金定投吧,时间会给你你想要的一切。不用怀疑,放心去做。)我的大部分篇幅都是适用于资金量在几万到几十万希望在当年可以看见明显受益的投资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巴菲特口中说的投资,而是什么会涨的好,我们就买什么的投机行为。而投机行为最优秀的楷模就是江恩。于是我们从江恩的第三句入手,避免对市场知之甚少。学习和了解市场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这里没有能力全面展开去做科普,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想学清楚A股市场手机上装个腾讯新闻吧,那里的财经分类下面的东西还是可以一看的,另外订阅一份纸质版的《经济观察报》和《上海证券报》。看到不懂得词汇记得百度。几个月下来对A股你会有一个很良好的认识的。
(刚刚出去一下回来就已经开始有赞,有关注了么。这只是个开头啊,不过能看出来,大家对投资的事实真关心啊。)
中国股市有沪市深市俩个交易所,但是大家一般一提大盘怎样怎样默认是单指沪市的上证指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沪市和深市同步率是比较高的,说白了就是沪市要是涨百分之一,那么深市的涨幅也就差不多是百分之零点八到百分之一点二之间。很少出现背离情况。于是大家都只说上证指数不太单独说其他的指数。但是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独立行情反复出现,其实大家应该改掉这个固有的习惯了。而且沪市和深市本身也有一些明显区别,比如沪市多央企,国有企业,所以对一些宏观政策是比较敏感的。而深市数量上占据大多数的民企,对一些行业性利好更敏感。
这是沪深俩市里所有的环保类股票,0和3开头的都是在深圳上市的。6开头的都是上海上市的。可以看出来,环保类股票基本都集中在深交所。

下图是银行股 和上图的环保股恰好是完全相反。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去年深受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上证指数上这一习惯的坑害。这是去年一年创业板指数的走势图,这个图也足以驳斥其他答案中对A股彻底绝望,或者是认为在中国只能买买余额宝的言论。我承认创业板去年的大涨是一个非理性的行情,但是你要知道一个版块和一个指数这样的上涨可以带来的是多少的财富增值。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都有集体非理性的情况出现,例如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些非理性是投资者的必修课。请不要单单以事后的一个“非理性”结论拍死一票的投资机会。(甚至我身边一些人的内心到现在还是不承认,也不太认为创业板是A股一部分)
因此你的自选股前六个位置应该是这样的
关于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中国在创业板之前有个中小板,我可以告诉你,在朱镕基同志还是总理的时候就有模仿国外市场设立创业板的想法,但是,朱镕基同志坚持认为我们的中小企业可以也应该上市去融资,但是性质上和国外的创业板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不可以,也不应该将国内中小企业的这个版块轻易的奉上一个创业板的名号,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非常写实的中小板出现,当中不乏苏宁云商,比亚迪,云南白药等等一时间业绩和证券市场价格都表现优异,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优秀选手。
然而就是这个被朱镕基同志压下去的创业板在2009年底,到底出现在了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如果按照美国的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区分,在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应该上市的是当年的人人网,稍晚一些的小米科技,今天的抽屉和知乎这类公司。可惜,对不起。中国互联网公司这些真正符合高成长,高风险的科技公司基本都需要去海外上市。 而真正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一些没有创新精神的小小企业。创业板变成了小小板。朱镕基同志当年的话语似乎言犹在耳。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赞同,因为这两天看球,推进速度可能会慢一点,请大家多包涵)
二,关于技术指标
继续,我们看过了近俩年中国股市上主要指数的一些异同之后,我们就需要进一步为我们能够获得一点收益这个目标继续做功课了。这个功课是什么腻?这个功课叫做预判能力,我们获得收益的方式一定是低买高卖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今天这个价位是不是足够的低,和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标的物的价格会不会上升,但是价格的高低是相对的,明天会怎么样,我们只能猜测,猜测的正确率是我们获取收益的保障。而所有的预测都建立在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解读上,在资本市场里,过去发生的事情(所有的价格变动)随着投资参与者的增多和越来越多数学工具的介入,被描绘成了一个又一个指标。所以指标这个东西对于判断投资标的趋势就相对于算命先生眼里的生辰八字和掌纹一样的重要。现在各大证券交易软件里各类指标层出不穷,几十上百种指标,我们究竟该看哪一种腻?在这个问题上我要说一点,指标很有用,但是什么指标都去看会很累,往往也得不到理想效果。我们要做到的是精熟于两三种指标,透彻的了解和使用它们。
现在以我个人风格为例,好好聊聊技术指标的问题。这是一款市面上常见的股票交易软件当中的技术指标分类。
首先讲讲趋势性指标(技术分析第二大假设:市场运行以趋势方式演变)
在这些趋势性指标里, 我个人的选择是MACD,偶尔会看一下VMACD(V指成交量,所以VMACD就是将成交量考虑在内的一种变形的MACD指标)。
关于MACD这个指标的算法,由来等等。好奇的可以自行百度。我就不细说了,而且也没什么用,我当年认真研究过,还自己试试算了一段时间,后来都忘了,只有用法越级越熟。

经典用法
一. 顺势操作—金叉/死叉战法
就是追涨杀跌,在多头市场时金叉买入,在空头市场时死叉卖出。
二. 逆市操作—顶底背离战法
就是逃顶抄底,在顶背离时卖空,在底背离时买多.

这一段引自百度,这里的第一点可能是大家对MACD用法最为熟知的一种,而且也是被诟病这个指标效果不好最多的一点。但其实不是,问题在于技术指标在上时间和重复次数对于正确率是个及其重要的东西。所谓顶背离与底背离其实就是金叉和死叉的重复出现,效果就大大的不同了。
我在13年春节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劝他们最近不要去买黄金,因为黄金在年内可能要大幅度的降价,但是当时有些人听了,有些人还在酒桌上和我争论。但是结果大家看到了。这是当时我判断黄金价格用的依据,MACD周线级别,教科书一样的顶背离。所谓的顶背离就是A区域和B区域平均价格相差不大,但是在与之相对应的MACD指标中a点与b点先后出现俩个死叉,而这俩个死叉的相对位置和标的物价位的相差成明显相反的效果。这种情况后市必然大跌。这就是趋势性指标的作用。
这里要强调一点,MACD的顶背离在A股市场中是一个准确率极其高的指标。再重复一遍,MACD的顶背离在A股市场中是一个准确率极其高的指标。这里不讲MACD顶背离在数学上的逻辑性。我简单讲一下MACD顶背离在交易中的逻辑根源。假设我是一个手握2亿资产的超级投资者,我看好一只总市值在4亿左右的股票,这一只股票现在的价位是10元每股,我认为这个价格有拉升的空间,那么我就一直在用10元每股的价格,一点点收集筹码。(当然,实际当中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这里假设的是一个理想状态。)当我完成了将2亿资金全部换成股票之后,我开始使用种种手段拉升这支股票的价格(具体手段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最后成功将价格拉升到了20元每股。那么现在我挣钱了么?答案当然是没有,不仅没有挣钱,我还花掉了我所有的钱,看似2亿的盈利现在都只是一个账面上的收益,想要真真正正拿到这2个亿的盈利,我必须把我手里的股票全部以20元每股的价格卖掉。而且我不能一下子卖完,那样的话巨大的卖盘涌现,会使得股票价格快速下滑。我需要很耐心的使用种种手段将价位稳定在20元每股左右,同时吸引其他人用真金白银将我手里的股票买过去,把我手上的股票全部转化为现金,那么在盘面上就会看见一个价格高位震荡一个比较长时间段的情况。当我将全部的股票转化为现金之后,这支股票的持有集中度就显著下降,没有人刻意维持它的价格,不再有利好消息出现,当一些高位买入希望它进一步上涨而获利的参与者开始失去耐心,想要卖掉这支股票开始调仓换股的时候,由于没有人托价,股票价格将开始下跌。一旦下跌幅度加大,或者有利空消息出现,之前的跟风盘将踩踏式出逃,价格将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时A股是个被操控性很强的市场,而且大多数股票被拉升时都大幅超过本身应有价值,没有托盘的情况下,下跌都极为快速。所以MACD的顶背离在A股市场上极其准确。如果在A股市场上你看见了一支股票在日线或者周线级别出现顶背离的时候,那么请你立刻想象你自己就是阿甘,这个技术指标就是那个叫珍妮的小女孩,就是阿甘的妈妈,阿甘在橄榄球场上的队友,阿甘在越战战场上的战友兄弟,他们都在朝你喊着同一句话 Run,Forrest ! Run away !Hurry! 跑,快跑!不论你买入价位是多少,目前有没有盈利。先跑出去再看,不要有任何心存侥幸和留恋。
上图为证 A股6000点见顶之时
贵州茅台2012年底周线级别出现标准的顶背离,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如果单看基本面的话,是什么时候中央开始放出大力度反腐,控制央企超额招待费等等不利于高端餐饮和白酒的消息的。这个指标绝对有其现行判断的意义。(这个背离图形简直是教科书一般的清晰和经典)

当然,看到这里一定会有朋友问,你这几个例子都是以前的,都是既成事实。事后看结果说话是不是可信度不那么高腻?所以在这里我再放一张今天的图,大家可以将这支股票放进自选股里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看看MACD的顶背离到底是不是有真实有效的预见性。
000592平潭发展 周线级别教科书般的顶背离 同时收益极低 动态市盈率高企 此股今年年内没有大利空爆出,大幅度向下调整的话天理不容 (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下跌超过百分之二十,价格最低下探至5.68–6.20这个区间,甚至有可能更低。)
有了顶背离,那么一定就会有底背离,顶背离是大幅向下调整和下跌的信号,底背离是上涨或者是大幅反弹的信号。底背离其实就是连续的俩个及以上的金叉一个位置相对于一个更高,而同时相对应位置的股价是持平甚至是更低的。
上图说明,600383金地集团 13年年底的日线走势图, 一个标准的底背离和一个标准的顶背离,分别带来了方框一中的一波反弹和方框二当中的一轮下跌。
这里强调一点,在A股市场中,底背离的正确率远远低于顶背离。再重复一遍,在A股市场中,底背离的正确率远远低于顶背离。其原因在于,一支股票的价格能在高位长期徘徊而不下跌绝大多数都是主力在维持这个价格,给出货争取时间这一种情况。而一支股票价格长期爬在地上不动就分为俩种情况,一,有主力在刻意压制价格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位置,方便于主力以低价收集筹码。二,这支股票当中的主力全部,彻底的离开了,股价是被由于自身原因涨不上去,也没有什么可跌的空间了,导致股价长期维持在一个价位。如果是情况二,那么你进入之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什么像样的涨幅。那么怎么样才能增加顶背离这一信号的预测准确率腻。
一,观察成交量。有主力介入进行低吸,并且后市将要进行拉升的股票,在低价区徘徊的时期,成交量一定是温和放大的,因为无论怎样去抑制价格和演示自己进入的痕迹,为了获利,买入行为时必然存在的,那么成交量上就会相交前期有所变化。
二,依靠时间跨度和指标的重复来增加判断正确率。在A股市场中俩个死叉形成的顶背离一定要相信,俩个金叉形成的底背离一定要先观察,缓操作。底背离的组成里金叉越多,时间跨度越大,可信度越高。
000001平安银行(原深发展)2004至2007年初 周线级别我们可以看到组成这次超级顶背离的金叉总计达8个之多,时间上跨越了整整三年。完美的演绎了一个大跨度底背离的经典,股价也从我们图上可以看到的1.55(复权后)上涨到了2007年底的19.34(复权后)。同时验证了一句投资市场上的真理,横着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领会这个意思,不要搞绝对,别用尺子真去量哈。╮(╯▽╰)╭)
从这张图上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来1.55(复权后)的价格出现后,这个底部区域成交量较之前的明显放大,从而验证了关于顶背离的说法一。
三,底背离形态的最后一个金叉出现在MACD0轴附近时,才是真正准备入手的好机会。也就是常常有人提起的水面金叉。我们可以看000001平安银行那张图里的最后俩个金叉,那个就是水面金叉。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要问,为什么在第一水面金叉出现之后确实有一轮上涨,但是为什么很快价格出现了反复,在第二个水面金叉出现之后才开始真正波澜壮阔的拉升大潮。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当主力完成对一支股票超长线的潜伏和建仓之后。在整个市场环境配合和利好消息带动下,往往会快速拉出一个涨停板,或者是一段短时间内强势的拉升。这个相当于一个宣言,告诉所有人,关注我,我来了。因为建仓期完成后,不再需要遮遮掩掩,而是高调吸引市场注意。好比我是个猪肉贩子,我手里有市场上大部分的猪肉,现在猪肉有合理的上涨理由,价格也上去了,但是没有人关注猪肉,那么我可以顺利获利么?显然不行。我必须把众人的目光吸引到猪肉上来,才能开始活跃的交易和获利之路。在资本市场里没有什么比快速上涨更能带来关注目光了。其次,在这图中方框中的快速拉升有回落阶段,将一部分前期获利盘震荡清洗出场,完成最后一轮筹码收集。要知道,这个位置哪怕是涨停板价格拿货,也比后来的最高点价格低得多。有足够的获利空间。你可以在下面图中看看A方框区域的成交量,估算一下总成交金额,可以发现这一时间段是主力拿货比较多的一个区间。最后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股价一骑绝尘似的上涨,会搞得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敢看不敢跟。直到顶部区域配合各种忽悠的时候再给普通投资者进去接盘被套的机会。
关于MACD就先讲到这里,这里特意要说一下,我用的MACD指标一般情况下都不是默认的(12,26,9)而是改成了(10,20,5)。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数值改小之后,指标效果会比默认数值显示的效果超前一点点,同时,由于我选的三个参数都是5的倍数,显示出来的线条不像默认数值那么圆润,而是比较锐利一点,这样交叉等重要情况在图形中看起来更加显眼。
最后我贴上一张上证指数当年998点启动前后的一张图,在这一张图里大家可以看到底背离金叉组合的大多数常见形态。而且我建议大家把上证指数3400点那次反弹以来直到今日的图形打开对比着看一下,要记得,在技术分析三大假设中有一句是这样讲的,历史总会重演。但是很多优秀投资者也喜欢在这后面加上一句,历史也并不是简单重复。请大家自己感受下。
其次,我们来看看MA均线系统和BOLL布林带这俩个指标。
在我们通过趋势性指标寻找到一些上升趋势良好的股票之后,我们可以观察,也可以尝试去买入一些,之后如果我们的判断没有大的漏洞的话。我们将看到这支股票的价格沿趋势开始上涨。但是现在新的问题出现了,没有什么东西的价格会一直不停的涨下去,那么价格的波动出现的时候,是短期的一个调整还是上涨结束了腻?有了盈利的股票需要的什么时候思考出售的问题腻?这里就需要借助一些压力与支撑类的指标。我个人寻找压力与支撑往往用均线和布林俩个指标。当然在教科书上,他们俩个不是被定义为压力与支撑指标的。所以这里我讲讲我的用法。
MA均线可能是所有指标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指标了,只要一打开交易软件,它都会伴随着K线图出现在我们眼前。它的原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关于均线的运用也有无数的提法。可能是太习以为常,我认识的很多人往往都关注那些一听起来就不明觉厉的指标,常常忽视了均线。所有这里先上张图给大家看看均线的威力。
作为压力线,上证指数,日线,图中黄线为MA888 (即888日均线)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反正我第一次将均线参数改成888之后看到这个图形的时候,我是头皮发炸,汗毛孔全部倒竖的。太准确了。实在是太准了。尤其是上证指数2245见顶之后到998低点之前的那五个绿色点位,其中有四个最高点回落位置几乎就是贴在888均线上,精准到可怕。这也是时间的威力,你选择的指标参数越大,这个指标计算的时候时间因素就越明显,显示出来的效果也就越精确。我们再看看右侧,在上证在1664反弹到3400之后,大盘进入一个漫长的调整期,我们看见前三个绿色点位又是无比精准的压制了大盘反弹的脚步,可参照性极强,而后面上证指数畏畏缩缩,好多次离888均线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掉头向下了,看似精准度明显下降了,这里原因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由于之前宏观经济运行非常良好,即使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GDP增长还是很强劲。所以在上证指数每次反弹的时候势头也非常强劲和有力,市场参与度还很高。所以每次反弹上攻都攻到极致位置。而后来随着GDP增长放缓,楼市的暴涨吸引走大量资金之后,连年的熊冠全球让A股参与度降到极低的位置,同时股指期货出现,大机构不向上努力拉抬,也可以拿到收益。这些因素叠加让上证指数的反弹也变得越来越虚弱无力。每次再反弹的上攻即使还有空间也不太作为。但是,这只是这段时间内的现象,长期指标的效果总体上讲精确度始终是惊人的。
作为支撑线 上证指数998点见底至今 周线级别 MA参数 黄色888 绿色60我们再看看均线系统作为支撑线时候的效果。图中的黄线不是我特意连接1664以来低点特意去画的,而是将MA参数改为888之后,这条均线本身就长这个样子。我们可以看看这些支撑点位都是比较精确的。我们将最右侧放大,也就是离今天最近的这部分放大。
上图最右侧区域放大图 上证周线 黄色MA888 绿色MA60
这下知道为什么上证指数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为什么一直处于一个涨也涨不上去,跌也跌不下来的尴尬境地了么。基本面,政策面的原因纷纷扰扰,应接不暇的。但是看技术指标,就是这样的清晰无比,它就被夹在周线级别的MA888和MA60之间,上下震荡调整的空间早就画定了。
这里我爆一张自己的交易单子。2013年6月24日 当天上证指数暴跌109点,跌幅百分之5.3。而我为什么要在那天上午选择了买进。是我疯了么?其实是有点疯狂,但是我当时的逻辑是这样的,我坚信周线级别MA888的那条黄线是上证指数最强有力的一条支撑线。绝对不会轻易跌破。而且触及这条支撑线之后一定会有一波像样的反弹出现。于是我下单了,并且很快成交。但是,第二天上证指数做了一件超级疯狂的事。比我的抄底还要疯狂。
那一天上证指数一开盘虽然顺势低开,但是马上开始向上挣扎,好似一切都将像我计划的那样进行。然而,10点以后暴跌再次开始,最低处又是接近百分之五的跌幅。说实话,当时我也不淡定了,一是因为这样的指数跌幅,已经导致我买入的个股下跌至触及我自己划定的百分之七的止损线。同时也跌破那条周线上的长期支撑线超过百分之三。(重要压力或支撑位的有效突破,一般认为是突破并停留超过三天OR突破幅度超过百分之三,符合其中一点就可以视为成立。)这样的话,我必须马上止损出局,而且由于跌破重要支撑,整个指数将滑向一个不可预见的深渊,我短期内将这次止损出局的损失将没有交易机会再挣回来了。就在我手心冒汗,打开交易系统准备止损的时候,反弹出现了。亏损幅度也随之缩小到了百分之七以内。于是我决定再留着观察一天。结果当天下午一路上涨,绝地翻红。之后MA888的支撑线也保住了,随后的一波阶段反弹如期而来,我也拿到了一次超过百分之十五的收益。
给大家讲这个事主要是想通过事实来说明,一条超长期的压力线于支撑线的威力是不容随意轻视的。即使市场出现黑天鹅现象,一时的大幅巨变大多数时候是不能改变真正的长期趋势的,无论它多么来势汹汹。同时,大家也要在我这个事看见教训,抄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的这次成功虽然预计的没有大错,但是实际上激烈的短期波动差一点就击垮我的判断,最后赢得有侥幸的味道。即使技术指标已经告诉你,底就在附近,但是你不会知道最后的最后这个底在出现之前会有多疯狂的事发生。所有一定要在底部真正出现,并且价格离开底部,向好指标明显之后再动手。即使会少挣上一点钱,但是它可以让你避免没有价值的损失。
均线系统讲到最后我要说一个就是MA888和MA60是我最看重的俩条均线,对于中线以及中线偏长的投资者来说,价位在MA888以下运行的股票根本就可以直接PASS,看都不要去看了,在这一长期均线之下运行的股票,最大反弹力度都很难超过百分之二十,而且往往反弹一次弱一次,大盘和行业有点风吹草动,随时随地给你来个大跌。想操作一定选价位在MA888之上运行的股票。尤其是MA60从下向上穿越MA888形成金叉的,结合MACD看一下,穿越价位左右的MACD指标如果不是顶背离的,基本宣告穿越有效。如果穿越价位附近MACD是底背离,画好止损线,愉快的进去试一试吧。
图为000002万科A 自上市以来日线走势图 黄色MA888 绿色MA60
这里简单展示一下这张图,大家可以自己打开交易软件,调整指标参数之后,逐段放大观察一下。尤其不要小看前面俩个扁扁的方框,那都是当年的惊天大涨,只是被后来那次更惊天的大涨显得小了。这里指出一点,MA60和MA888形成金叉之后的股票,只要大盘不是极其弱势的情况下,日线级别的简单顶背离是不会改变它的走势,需要复合顶背离或者是周线级别的顶背离才能逆转趋势,周线级别顶背离达成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最佳卖点出现的时候。(再强调一下,这一情况只有在大盘极度弱势的情况下失灵,反过来就是说大盘极度弱势的时候,指标再好的个股也需要极其谨慎进行操作。)
上图最左侧俩个扁方框的放大图,小方框是长期均线发生金叉的位置。AB和ab是顶背离。这里可以看见A位置第一个顶背离出现就应该离场了,如果那时候没有及时离场,那么价位跌破MA60必须离场。而第二个顶背离出现就是最后最后的机会。至于B区位的顶背离是个四个顶背离组成复合顶背离,最高点价位都差不多,胆子超级大,心又细的可以在四个之间再做波动。没有那种自信和能力的在第二,第三个顶背离出现的时候,你就可以在周线级别上同时看见顶背离。赶紧出局绝对保证你卖在最高点上。
关于均线就到这里好了。
看完均线这部分,一定会有人想,这个超长期指标精确度确实好,可是我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不适合做这种中线偏长的,有没有什么指标适合中线偏短的操作腻?
答案当然是有的,那就是BOLL线。
我很多朋友问我自己用得最多的指标是什么,我告诉他们说我主图指标默认为BOLL,他们都一脸不解,那玩意乱糟糟的有什么好啊。是的,因为大家平时看见的BOLL是这样的。
深振业A 日线 BOLL(20)
看起来有一定的压力支撑效果,可是不准确也不明显对不对?
但是请记得我前面说过很多次的一句话,对于投资标的价格的判断,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个默认的BOLL是按照20日均价计算绘制的。那么我们把时间因素放大一点腻?我选择的是将指标参数改为99。于是我看见的效果是这样的。
深振业A 日线级别 BOLL(99)
这样一来三个买点,三个卖点清晰可见,同时结合成交量,MACD进行一下操作,每个波段都是将近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涨幅,这个指标对于像深振业A这类弹性极佳的股票非常适用。也适合喜欢做波段的朋友们。这里需要指出,BOLL的数学逻辑略去不讲,讲讲实际使用要注意的事情,白线和粉线之间的区域,是弱势区,价格进入这个区域千万不要随便去介入,看似粉线会对价格作出支撑,而实际上弱势无底价,有大利空随时可以击穿。一定要等到价位穿越白线之后再考虑介入,尤其像第二和第三个红色箭头的位置,价格在穿越白线同时,整个BOLL带收窄非常明显,这样基本上都不是陷阱,而是大馅饼。而第一红箭头的位置虽然BOLL没有随价格穿越白线而收窄,但是它的突破并回踩支撑线,也就是那条白线确认支撑有效像教科书一样经典,所以同样视为好机会。而最后面那个方框里的价格穿越白线,我们为什么不将它视为一次良好的交易机会,大家可以想想其中原因。再说说卖出机会的把握,价格在白线以上,黄线以下运行,我们视为运行在合理的强势区域。而一旦价格穿越到黄线之上,那么就标准其进入一个超强势区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保持超强势状态,超强势出现说明价格开始非理性了。需要你时时刻刻的关注它的变动。不过不需要一破黄线就立刻去卖出,可以结合MACD,均线等其它指标,其它指标有一个发出见顶信号,就可以收拾收拾卖出获利了。
关于压力和支撑指标就讲这些吧,强调一点压力线和支撑线是相互转化的,一条原本的压力线被成功突破并确认有效之后,在后续的价格运行中会变为支撑线,反之亦然。
最后给大家看个神奇的东西。
一张我在6月16日的交易单子
记住这个成交价0.397 再看一下交易时间下午13点35分
然后我们看下图
150019 银华锐进 6月16日 分时图
当日下午到达最高价0.398之后回落 回落幅度超过百分之一 而我成交的0.397这个价位仅比最高价差了0.001
银华锐进 150019 6月17日分时图
这是随后17日的价格走势
这些联系在一起来看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有种我像个先知一样预见到银华锐进在17日将要下跌,于是选择在16日卖出,而在卖出的过程中,我又像先知一样预见在0.398这个当日最高价位。而事实上我是个神奇的先知么?当然不是。那么我对股价的判断已经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了么?当然也不可能。事实上那天我看见的这样的。
首先我在6月16日下午13点20分以后观察到了一个分时图上顶背离。
我说过A股市场中,顶背离是一个正确率很高的看跌指标,于是我开始警惕。但是,由于是一个分时顶背离,时间参数值非常小,可能当日下跌调整一小会就修复回来了,不影响大局。所有我要不要采取行动就需要其他指标进行进一步确认。
于是我去看了看银华锐进 60分钟级别的K线图和BOLL
银华锐进 150019 60分钟级别 BOLL(99) (这张图是6月16日收盘之后截的,我下午看的时候和这个图略有区别)
我看到了K线上冲到了BOLL的黄线(当时黄线数值为0.399)附近,这条黄线有一定可能作为压力线给价格造成一定压力。而且价格在这个区域停留时间比较长,却没有明显突破的迹象和作为,我嗅到的危险气息更多了。
于是我又去看了看日线图
150019 银华锐进 6月16日 日线图 BOLL(99)
在日线图上我看见价格也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压力线 白线附近 白线当时数值是0.405
于是我综合这些指标的指引得出结论,短期股价很难继续上涨,下跌的概率比较大。重压力位是0.399。所以当天能以0.397卖掉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于是下单操作。而如果不是这天股价运行到一个清晰明确的压力位的话,我可以预判价格不能继续上涨,但是不会做出这样精确的价格预判。
所以,技术分析者们很多将威廉·江恩捧为神人,各种膜拜不已。大多数原因出于江恩的这次行为

据江恩一位朋友基利的回述:“1909年夏季,江恩预测9月小麦期权将会见1.20美元。可是,到9月30日芝加哥时间十二时,该期权仍然在1.08美元之下徘徊,江恩的预测眼看落空。江恩说:如果今日收市时不见1.20美元,将表示我整套分析方法都有错误。不管现在是什么价,小麦一定要见1.20美元。结果,在收市前一小时,小麦冲上1.20美元,震动整个市场,该合约不偏不倚,正好在1.20美元收市。”

江恩的预判确实是神奇和准确的,尤其是这种精确预判最让人信服和心折,江恩是投资天才和大师不假,但是他每次都可以精确预判价格么?当然不可能,江恩当日的预判由于没有详细的历史资料和价格图表,我不能进行复盘。但是我可以推测,江恩的大胆神奇预判是基于他对压力与支撑的超人理解,那一天的期货价格一定是落在他擅长使用指标的明确位置上,而且多个指标同时指向同一价位。于是他开口对众人讲述他的预判。而当价格在他指标的区间里运行,尚未到达明确压力支撑位时,江恩也是不能精确预判价格的(也就是说这一年里江恩可能在几个关键点位给出精确的价格预判,而一年中其它大部分时间,他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所以江恩不是神,他的方法例如角度线,四边法,六边法等等其实都是压力线和支撑线的组合。
江恩理论图例
江恩的技术分析,一直有无数人在研究,有无数个版本和解释。有人说他是神,有人说他是骗子。要我说江恩绝对不是骗子,但更不是神,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将压力与支撑研究到极致的投资大师。但是,他的理论个人色彩太鲜明了,他对K线图上空间和时间的理解有异于常人。他的理论不适合普通人来使用。(你可以看见江恩理论中大多数指标线的画法都是纯直线的各种组合,其理论有些地方的复杂)同时,江恩生活的年代计算机还没有普及,图表大都是手绘的。(你可以看见江恩理论中大多数指标线的画法都是纯直线的各种组合,其理论有些地方的复杂不是理论本身的复杂,而是为了简化这些指标的形状以适合他那个年代的手绘技术图表。)技术指标的发达程度和今天现代化的交易软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没有必须去千辛万苦去学那些所谓神奇的指标,搞好一俩种适合自己的指标比什么都强。
超买超卖指标
国内的很多投资者都钟情于KDJ和RSI之类指标,可能是因为早期关于A股市场的一些技术分析书籍对这俩个指标的介绍比较多,造成了现在不少投资者对它们的偏爱。但是,这里有个误区,很多投资者将这俩个指标作为一个趋势性指标来使用,并且吃了不少亏。事后归结为技术分析无用论等等。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我发现这个问题还是源于我还在证券公司上班时和一些股民交流时的谈话。
比如有些股民会问我,你看看这个股票,KDJ出现金叉了,是不是介入机会。
我一听这话瞬间就懵了。金叉看涨不是趋向性指标的工作么?什么时候KDJ也能干这个了?
他会继续问,那KDJ不是这么用的么?
当然不是,KDJ和RSI都是超买超卖指标阵营里的一员。存在的意义是根据价格的波动判断市场情绪并据此寻找买卖机会。(当然最正统的超买超卖指标叫做OBOS,因为用法比较类似,这个指标知名度不高,我就不拿出来单讲了。)
这里搬运一下百度对这俩个指标的解释。

随机指标KDJ是以最高价、最低价及收盘价为基本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K值D值J值分别在指标的坐标上形成的一个点,连接无数个这样的点位,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反映价格波动趋势的KDJ指标。
它主要是利用价格波动的真实波幅来反映价格走势的强弱和超买超卖现象,在价格尚未上升或下降之前发出买卖信号的一种技术工具。
RSI的原理简单来说是以数字计算的方法求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譬如有100个人面对一件商品,如果50个人以上要买,竞相抬价,商品价格必涨。相反,如果50个人以上争着卖出,价格自然下跌。
强弱指标理论认为,任何市价的大涨或大跌,均在0-100之间变动,根据常态分配,认为RSI值多在30-70之间变动,通常80甚至90时被认为市场已到达超买状态,至此市场价格自然会回落调整。当价格低跌至30以下即被认为是超卖状态,市价将出现反弹回升。

如果你看到这里恍然大悟,决定从此以后放弃对KDJ和RSI的金叉,死叉的关注,而改为看见这俩个指标进入超卖区买入,超买区卖出的话。那么我可以说你是聪明人,但是,可但是你还不够有智慧。你想的少了一环。
我们都可以理解这样一个逻辑,如果一支股票被超卖了,那么说明它的价格被低估了,那么应该买入,反之亦然。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一个程度问题,它有一点被超卖了的时候应该出手,还有它被严重超卖的时候再出手腻?显然是后者。
上证指数由1664向3400反弹 周线级别 KDJ为默认参数

我们先看第一方框,方框中紫色线第一次进入超卖区,说明指数价值开始被低估,但是这只是开始,随后进一步的恐慌盘出现,第二个超卖点出现,这还没有完,最后一批坚守者信心被动摇放弃出局。指数被彻底超卖。随后众所周知的KDJ金叉出现,真正的买入机会到来。同理随后的反弹中,第一次超买,第二次超买都没有动摇大盘向上趋势,第三次跟风盘,第四次作死追高盘出现。KDJ死叉出现,最后的卖出点出现。这样才是KDJ指标的真正用法。时间与指标语言的反复是预判成功的保障。
关于指标的讲述到此就算结束了,我相信这些已经足够破灭指标无用论的错误论调,也可以给大家一个观察和判断价格的合理依据,我们下面要谈论比指标更为重要的东西。
这里推荐一本书吧,潘伟君的《看盘细节》,这本书里大部分讲了,每天看盘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和细节流露出来的信息与意义,写得非常好。以为比较大的趋势不是每天都有,支撑线压力线也不是天天都触及,那些都做重大买入卖出决定时用的,而这些小细节是每日盯盘时候天天都用得上的。一定要多留意。
这本书长这个样子

技术指标分析的讲述暂告结束,我们现在聊聊基本面的一些事情。
当年我刚刚进入股市的时候,也曾经迷恋过各种基本面分析,但是最后不得不放弃了。现在依然看见很多人对技术分析嗤之以鼻,张口闭口跟别人讲基本面分析,价值投资等等。我感到深深,深深的忧伤。
关于一支股票价格,价格上涨分为俩方面。
1,公司盈利。假设我们现在有500人,每人拿出10000元成立一个公司。那么我们每个拥有这个公司五百分之一的股权。如果公司股票以万元为面值,那么我们就是每人一股。然后这个公司在第一年里花掉200万购买机器设备,雇佣工人,花300万买来原材料生产商品,这些商品在市场全部卖掉,卖到了600万。那么这个公司现在是不是总计有800万。(这里为了简单,我们就不考虑机器设备的折旧等等具体细节。)那么我最初投入的1万是不是变成了1万6。第二年公司的600万现金再次全部购买生产材料,成品卖了1200万。这时候公司价值1400万,我现在拥有的那一股变成了2万8。而这个每股最初的1万,第一年底的1万6,第二年的2万8有个学名叫做每股净资产。
2,供求关系。现在你当初投资的这个公司有名了,很多人想要它的股票,但是这个公司不打算发行新股,这些人就来找我们这些手上有股票的人要求从我们手上买这个公司的股票。恰好这个时候我也需要现金。于是我就这个股票应该卖多少钱就得讨论一下了。买家说你看你现在这一股的净资产是2万8。我给你2万8,你把股票给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家觉得我应该答应他么?答案当然是不,不仅不应该答应他,我得应该打死他。因为我只要不卖股票,按照这个公司的增长情况,我明年就可以拿到4万多,再等一年都得接近6万。这么好的东西必须要高价啊。我要求他支付我5万。买家算算也不亏,因为他买了去只要等到第四年末,这个东西就值6万多,不仅回本还挣钱了,继续持有继续挣钱。于是我们愉快的决定进行交易。但是,就在这时候传来一个消息,我们公司的产品用了延年益寿,市场上疯抢我们的产品,100块钱原材料做出来的东西之前买200。现在400都抢着买。这时候我怎么办,当然我要取消交易,我得给我的股票涨价。就在我和卖家讨论现在我手上这一股股票应该卖到8万左右才钱合理的时候。又有新消息传来,我们公司的产品有虚假宣传的嫌疑,被工商局调查了,公司暂停营业。这时候我说我不涨价了,我按2万6的每股净资产卖给你,你要不要。买家想了想,拉倒吧,不一定怎么回事腻,我先不买了。于是我再降价,降到2万,后来有人买走了。这里的5万,8万,2万等等价格其实就是供求关系影响下,实际的交易价格。(虽然例子里,这几个价位不是全部成交了,但是实际情况中有人可能会在这些价格上买卖。)
而基本面分析就是在考虑这些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来判断现在一支股票价格是高是低,值不值得去买。当年我明白这些之后,第一感觉是这玩意好啊,这是根本性的东西啊,这个要是搞明白了,技术分析这种跑在已经出现价格后面猜来猜去的东西就可以完全无视啦。于是,我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应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面分析。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啊。我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基本面分析根本不适合我们这种个人投资者,记住——不适合,完全不适合。
那会有人说,人家谁谁谁是怎样怎样通过基本面分析选了什么什么股,挣了多少多少钱。
那么我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这样基本面分析获胜的经典案例。
一,巴菲特。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巴菲特这次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是巴菲特举世闻名的一次成功投资,我们现在来看看当时巴菲特看好《华盛顿邮报》并决定买入时的基本面分析情况。

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市价总值是8000 万美元,然而,巴菲特认为“大多数证券分析家﹑中介经纪人和基金管理人本该估计到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内在价值在4亿到5亿美元之间”。我们用巴菲特的推理来 评估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净利润1330万美元,折旧和摊销370万美元,资本性支出660万美元,则计算可知 1973年自由现金流为1040万美元。如果我们按无增长进行估价,把这些收益用美国政府长期债券利率(6.81%)去除,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内在价值达 到1.5亿美元,大约是该公司市场价值的两倍,不过还没有达到巴菲特的估计。巴菲特告诉我们,一段时间后,一家报纸的资本性支出将和折旧与摊销费相当。因 此,净利润将和自由现金流大体相等。我们可以简单地同无风险利率去除净利润,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内在价值可以达到1.96亿美元。当时,《华盛顿邮报》作 为领先的报纸在华盛顿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拥有整个华盛顿发行量的66%,而华盛顿邮报公司的98%利润来自于媒体。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即使永远不追加资 本,一流的媒体公司的收益也能够达到5%~6%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传媒公司的收益是无风险的现金流。我们保守估计以4%的速度增长的永续现金流的价值 是4.7亿美元[1330/(6.81%-4%)]。

当然巴菲特在决定对《华盛顿邮报》进行投资的时候,不会仅仅只是这样简单就做了决定,在实际情况里的分析和考虑会比他现在讲出来的要更加详细周密,但是这段话里简单上将清楚了他对《华盛顿邮报》投资价值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思考。
那么现在我们来想一想对于这样一段话,其中的逻辑,算法,公式和诸多名词,对于我这个大学主修经济学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压力并不算很大。但是对一个普通投资者腻?这个基本核心考量里涉及的词汇和诸多公式,简直可以说是不怎么友好的。当然看到这里有人会讲,那你前文讲过,股市的学习和研究是像法学和医学一样,要经过长期专研和训练才会有收益,才能真正成功,我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学会所有关于基本面的思考逻辑和数据算法。我想要学得像巴菲特一样成功。很好,那么我们继续往下思考。基本面分析要建立在公司经营情况的数据分析之上,那么我们要做基本面分析首先要去拿到这些数据,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各上市公司的季报和年报。现在想一想,A股市场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多少?别说创业板上那些因为肖刚要抽查财报真实性,而连夜撤销IPO申请的公司,就连美国都有安然和安达信财务造假事件。甚至早年间被封为股神的巴菲特也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虚假报表坑到差点万劫不复。好,你可以说财务造假毕竟不能是大多数,很大一部分真实性和可靠性还是有的。很好,我们接着看《华盛顿邮报》这个例子。

由于巴菲特着眼于长期投资,当股票价格处于远低于内在价值时,他就开始买入。很多时候股票价格还会继续下跌,甚至于一两年都低于他的持有成本。在巴菲 特购买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之后,公司的股票价格就继续下跌,投资总额也从1973年的1000万美元下降到1974年底的800万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股 票的股票价格在1976年一直低于巴菲特的购买成本。巴菲特对联合出版公司的买入过程,更好地说明了当悲观情绪笼罩市场时,他是如何投资的。在1973年 联合出版公司的盈利率增加40%,但是它的股票却一跌再跌。一度以10美元上市的股票,在一个月里连连滑落,先是9美元,然后是8美元,7.5美元——已 经低于5倍市盈率了。当一种股票跌幅达到25%时,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考验,人们开始怀疑是否有什么失误之处,但巴菲特坚信自己比别人内行。1974年 1月8日那天,他又买进了联合出版公司,11﹑16日再次买进。在2月13﹑15﹑19﹑20﹑21﹑22日连续多次重返市场。一年中都在不断买进,有 107天巴菲特都在买进联合出版公司的股票,最低买价达到5.5美元。

看到没有,巴菲特虽然看清了《华盛顿邮报》的价格被严重低估,终有一天价格将向着它的价值本身靠拢甚至超越。但是,在这之前1973年到1976年,巴菲特手里的《华盛顿邮报》熊成什么样子?最低交易价格5.5美金。如果不计入巴菲特后来的渐次补仓行为的话,那么他手上的《华盛顿邮报》最高亏损额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而且是在一个长达3年之久的时间跨度之内。这也就是巴菲特资金雄厚,股东对他高度信任,同时整个共同基金整体还不错,巴菲特熬得起时间。换了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按基本面分析在那个时候高仓位买入《华盛顿邮报》,不去跳楼都算心理素质好的了。不同的是,巴菲特在《华盛顿邮报》上挺了过来,挺了超过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最后丰厚的收益掩盖了当初的艰难,在最大成功面前,之前的亏损都变成了坚毅,隐忍,有前瞻眼光的注脚。而那些颂扬巴菲特和价值投资的写手们没有人去想一想这个事情对于普通投资者是怎么样的灭顶之灾。
读过巴菲特那本世界闻名传记《滚雪球》的朋友们都知道,巴菲特有个习惯就是,如果决定投资一支股票的话,他往往会选择去这家公司实地考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真真正正的看看这个公司,这是良好的习惯,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的我们依然不可能复制这个行为。为什么?我来看看巴菲特投资过的俩家中国公司,中国石油和比亚迪。这里不谈巴菲特在交易这些股票的时候不是像我们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卖出,而是以大宗交易和要约收购的形式来购买股票,也不谈巴菲特效应(由于连续的成功,只要被巴菲特看好或者买入的股票会在市场迅速得到追捧),我们就想象一下,我作为个人投资者买了比亚迪的股票之后,我跑到比亚迪说明我是公司股东,要求参观,人家可能客客气气带你简单参观一下,你说要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人家可能把最近的季报,年报打印出来颂给你,如果你要求看看比亚迪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和电池的订单,要看看最吸引人的铅酸电池的研发进度,人家会给你看么?一定是告诉你不行对不对,这个涉及公司发展的机密暂时不能对外公开。而如果是巴菲特旗下的投研小组去实地调查腻?如果他们要求看看这些东西,会不会被允许腻?所有,信息量的不对等是基本面分析的死穴,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于是个人投资者的基本面分析总是处于一个尴尬,落后的境地。

二,史玉柱与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创12年新高
史玉柱持股浮盈60亿元

2月4日,民生银行(600016)再涨2.67%,收盘11.53元,最高11.86元,股价(复权)已经创出了上市12年来的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统计:从去年9月24日民生银行5.45元开始计算,至今年2月4日共88个交易日,民生银行股价累计上涨6.04元,涨幅高达110%。
短短几个月暴涨,它不仅带领银行股一举甩掉“破净”、“白菜价”、“垃圾股”等标签,也让史玉柱赚得盆满钵溢:粗略估计,其持有的民生银行股票账面已浮盈60亿元。
本报记者查阅民生银行2012年三季度发现,史玉柱控股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民生银行8.096亿股,2月4日最新持股市值高达93.35亿元。另外,史玉柱还持有民生银行3.495亿股H股,市值42.22亿港元(2月4日港股H股收盘12.08港元),约合33.93亿元人民币。
这也意味着,目前史玉柱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和H股总市值为127.28亿元。相比之下,在2011年3月启动两地增持之前,史玉柱仅持有1.496亿股A股(市值12.16亿元),再减去约55亿元增持成本,最新浮盈约为60亿元。

对民生银行的股权投资,更是让在商界颇有传奇意味的史玉柱获得了“中国巴菲特”的赞誉。
据新京报报道,2013年史玉柱在A+H股对民生银行的一系列买入卖出加上自2010年以来的三轮“腾挪”,其在民生银行股票中总耗资本约为110亿元。
按照民生银行A股4月1日收盘价7.64元,H股收于7.74港元计算,史玉柱在两市所持股票账面市值约为120亿元,意味着账面浮盈约10亿元。

这两条报导分别是2013年2月4日和2014年4月2日。我当时看见第二条报导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记者为什么要在4月1日写这个稿子,一定说的明明白白是4月1日的数据。是特意映射史玉柱同志是个愚人么?明明在2013年已经在民生银行上浮赢60亿,就是不卖,现在变成只有10亿浮赢了,而且最近好像因为在董事会话语权不够,自己辞了董事局成员的职位。嘲笑归嘲笑,但是,不得不说就是按今天市值来算,老史这么大的资金体量,在这么个连年雄冠全球的股市里,拿到这样的收益就很不错。但是,挣了钱为什么不卖?老史又被很多人捧为中国巴菲特,他这套玩意我们普通投资者能不想学得来?我一样一样给大家讲下。

有些朋友问我,前文提到的所有技术指标怎么在一支股票上实际应用,于是我在这个答案里尽可能详细的尝试解答了一下,例子用的是宁波华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以宁波华翔现阶段的走势为例 如何看待MACD等各项指标发出的买入卖出信号? 以及怎样制定和调整操作策略?

未完待续 谢谢各位的赞同和支持
我最近加把劲 争取在周三晚上把这个答案完结了

对不起大家 知乎的答案是有字数上限的 下面要写的东西稿子准备出来了 但是加不进去了
我会在别的地方作答 然后整理好给大家链接 谢谢各位的支持!! 鞠躬!

可能是这几天大盘太火爆的原因吧!这个答案的关注度一下子又上升起来了
但是这里实在写不下更多了。 大家如果喜欢 请关注我的专栏吧 那里一个是一日以更新的一个是一周一更新的。有什么需要可以在那里问我! 谢谢大家
A股收盘小笔记 – 知乎专栏
我自己写的关于股市分析和操作的新书《策略为先》已出版
《策略为先:重构普通投资者的投资体系》 刘鹏程【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策略为先:重构普通投资者的投资体系》(刘鹏程)【摘要 书评 试读】
需要的可以到亚马逊和京东购买。谢谢大家支持。
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每天上午8点之前为大家推送一下前一天的收盘总结。
weixin.qq.com/r/nzkiOvv (二维码自动识别)

股票指标

MACD ( MACD指标 、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Geral Appel 于1970年提出的,利用收盘价的短期(常用为12日)指数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日)指数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1. MACD 金叉:DIFF 由下向上突破 DEA,为买入信号。
2. MACD死叉:DIFF 由上向下突破 DEA,为卖出信号。
3. MACD 绿转红:MACD 值由负变正,市场由空头转为多头。
4. MACD 红转绿:MACD 值由正变负,市场由多头转为空头。
5. DIFF 与 DEA 均为正值,即都在零轴线以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DIFF 向上突破 DEA,可作买入信号。
6. DIFF 与 DEA 均为负值,即都在零轴线以下时,大势属空头市场,DIFF 向下跌破 DEA,可作卖出信号。
经典用法
一. 顺势操作—金叉/死叉战法
就是追涨杀跌,在多头市场时金叉买入,在空头市场时死叉卖出。
二. 逆市操作—顶底背离战法
就是逃顶抄底,在顶背离时卖空,在底背离时买多.
MACD的顶背离在A股市场中是一个准确率极其高的指标。再重复一遍,MACD的顶背离在A股市场中是一个准确率极其高的指标。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基本面分析根本不适合我们这种个人投资者,记住——不适合,完全不适合。
RSI的原理简单来说是以数字计算的方法求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譬如有100个人面对一件商品,如果50个人以上要买,竞相抬价,商品价格必涨。相反,如果50个人以上争着卖出,价格自然下跌。
变动范围

RSI的变动范围在0—100之间,国内单边做多的股市:强弱指标值一般分布在20—80。
80-100 极强 卖出
50-80 强 买入
20-50 弱 观望
0-20 极弱 买入
1) 顶点及底点 70 及30 通常为超买及超卖讯号。
2) 分歧  当市况创下新高 ( 低 ) 但RSI 并不处于新高,这通常表明市场将出现反转。
3) 支持及阻力 RSI 能显示支持及阻力位,有时比价格图更能清晰反应支持及阻力。
4) 价格趋势形态 与价格图相比,价格趋势形态如双顶及头肩在 RSI 上表现更清晰。
5) 峰回路转 当 RSI 突破 ( 超过前高或低点 ) 时,这可能表示价格将有突变与其它指标相同, RSI 需与其它指标配合使用,不能单独产生讯号,价格的确认是决定入市价位的关键。
慢速RSI 在55以上时,单边上涨市场,快速RSI上穿慢速RSI即可建仓
慢速RSI 在55以下时,调整震荡市场,谨慎入市,取连续N天快速RSI大于慢速RSI建仓
慢速RSI 在60以上时,牛市,无需减仓操作持仓即可
均线:
  • 1.n日均线:n日购买的平均成本。
  • 2.支撑位:跌破5日均线意味着跌到5天所有人的平均购买成本,大家都没钱赚,都不愿意抛。抛售减少,股价自然就会企稳回升,这就是支撑。同样道理,跌破10日,20日,30日线,更多的人没赚到钱,这类位置的支撑越大。
  • 3.压力位:跌破均线意味着平均来看有人没赚到钱,比如,跌破5日均线了,5天内买入的人亏钱了,又往下跌破10日均线了,大家就会心里着急,要是涨回去一点我能承受了就卖了,于是5日均线就成了大家抛压的位置,形成了压力。10日、20日线同理。
  • 4.多头市场:短均线依次比长均线高。5日>10日>20日>30日。
  • 5.空头市场:长均线依次高过短均线。30日>20日>10日>5日。(来源

KDJ指标在图表上共有三根线,K线、D线和J线。随机指标在计算中考虑了计算周期内的最高价、最低价,兼顾了股价波动中的随机振幅,因而人们认为随机指标更真实地反映股价的波动,其提示作用更加明显。

KD线称之为随机指标,K为快速指标(黄色),D为慢速指标(绿色), 紫色为J线

布林线

布林线(Boll)指标是通过计算股价的“标准差”,再求股价的“信赖区间”。该指标在图形上画出三条线,其中上下两条线可以分别看成是股价的压力线和支撑线,而在两条线之间还有一条股价平均线,布林线指标的参数最好设为20。一般来说,股价会运行在压力线和支撑线所形成的通道中。

布林线主要买卖规则

( 1)股价由下向上穿越下轨线(LOWER)时,可视为买进信号。(2)股价由下向上穿越中轨时,股价将加速上扬,是加仓买进的信号。
(3)股价在中轨与上轨(UPER)之间波动运行时为多头市场,可持股观望。
(4)股价长时间在中轨与上轨(UPER)间运行后,由上向下跌破中轨为卖出信号。
(5)股价在中轨与下轨(LOWER)之间向下波动运行时为空头市场,此时投资者应持币观望。
(6)布林中轨经长期大幅下跌后转平,出现向上的拐点,且股价在2~3日内均在中轨之上。此时,若股价回调,其回档低点往往是适量低吸的中短线切入点。
(7)对于在布林中轨与上轨之间运作的强势股,不妨以回抽中轨作为低吸买点,并以中轨作为其重要的止盈、止损线。
(8)飚升股往往股价会短期冲出布林线上轨运行,一旦冲出上轨过多,而成交量又无法持续放出,注意短线高抛了结,如果由上轨外回落跌破上轨,此时也是一个卖点。

市盈率水平为:

<0 :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因盈利为负,计算市盈率没有意义,所以一般软件显示为“—”) 0-13 :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市净率 一般说来市净率达到3可以树立较好的公司形象。市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就象售价低于成本的商品一样,属于”处理品”。当然,”处理品”也不是没有购买价值,问题在于该公司今后是否有转机,或者购入后经过资产重组能否提高获利能力,是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着风险越低。

市销率( Price-to-sales,PS), PS = 总市值/主营业务收入或者 PS=股价/每股销售额。市销率越低,说明该公司股票目前的投资价值越大。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均线。它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
简单移动平均线(SMA)又称“算术移动平均线”,是指对特定期间的收盘价进行简单平均化的意思。一般所提及之移动平均线即指简单移动平均线(SMA)。
平均真实波幅(Average True Range )简称ATR,是显示市场变化率的指标。
最大和最小值之差(最高和最低值)、上一收市价和当前最大值之差、上一收市价和当前最小值之差,三个值中最大的一个。
1)如果前一日的收盘价向上突破,则开盘做多
2)如果前一日收盘价向下突破,则开盘做空
3)当价格反向穿越移动平均线,退出

BIAS ( 乖离 、 乖离率 )

乖离率(BIAS)是测量股价偏离均线大小程度的指标。当股价偏离市场平均成本太大时,都有一个回归的过程,即所谓的“物极必反”。

1、BIAS指标表示收盘价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距。当股价的正乖离扩大到一定极限时,表示短期获利越大,则获利回吐的可能性越高;当股价的负乖离扩大到一定极限时,则空头回补的可能性越高。

2、乖离率可分为正乖离率与负乖离率。若股价大于平均线,则为正乖离;股价小于平均线,则为负乖离。当股价与平均线相等时,则乖离率为零。正乖离率越大,表示短期超买越大,则越有可能见顶;负乖离率越大,表示短期超卖越大,则越有可能见底。

3、股价与BIAS指标究竟达到何种程度的百分比才算是买进或卖出时机,不同市场、不同时期、不同周期即不同移动平均线算法所得出的BIAS值是不同的。在多头行情中,会出现许多高价,太早卖出会错失一段行情,可于先前高价的正乖离率点卖出;在空头市场时,亦会使负乖离率加大,可于先前低价的负乖离点买进。

4、6日BIAS>+4.5%,是卖出时机;<-4%,为买入时机。

5、12日BIAS>+6%是卖出时机;<-5.5%,为买入时机。

6、24日BIAS>+9%是卖出时机;<-8%,为买入时机。

7、BIAS指标的缺陷是买卖信号过于频繁,因此要与随机指标(KDJ)、布林线指标(BOLL)搭配使用。

TRIX ( 三重指数平滑平均线 、 TRIX指标 )

三重指数平滑平均线(Triple Exponentially Smoothed Average)简称TRIX,是一种研究股价趋势的长期技术分析工具。它过滤掉许多不必要的波动来反映股价的长期波动趋势,把均线的数值再一次地算出平均数,并在此基础上算出第三重的平均数,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地避免频繁出现交叉信号

 EMA ( 指数移动平均线 、 EXPMA指标 、 EXPMA ) 

EXPMA指标(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中文名称叫作指数平均数指标,它也是一种趋向类指标,其构造原理是仍然对价格收盘价进行算术平均,并根据计算结果来进行分析,用于判断价格未来走势的变动趋势。

BBI ( BBI指标 、 多空指标 )

多空指标英文全名为“BullAndBearIndex”,简称BBI,是一种将不同日数移动平均线加权平均之后的综合指标,属于均线型指标。在使用移动平均线时,投资者往往对参数值选择有不同的偏好,而多空指标恰好解决了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期间长短合理性问题。

换手率

换手就是股票买卖的过程。 换手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一证券累计成交量与可交易量之间的比率。

绝大多数股票的每日换手率是在1%-25%之间(不包括上市前三日的上市新股),大约70%的股票的日换手率低于3%。也就是说,3%是一个重要的分界,3%以下的换手率非常普通,通常表明没有较大的实力资金在其中运作

量比
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当量比大于1时,股票当日成交活跃度高于过去5日。因此,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指标,仅用来表示在近6天考量周期里当天成交活跃度,并不能像换手率一样揭示整个市场对于该个股的投资情绪,该个股在缺乏强庄股或主力资金的交易的情况下,可能只是游资、散户炒作,在某日这些散户情绪相对过去5日上升,也会导致量比数值的上升。
委比、委差是挂卖出单的人和挂买单人的差值(前者是用百分比表示,后者是数量表示),比如如果是负值,就表示卖单多过买单;如果是正值则正好相反,一定程度上这两个代表了市场情绪对该股票的态度。

 

外盘
是指股票在申卖价(即卖方挂盘的价格,上图中委比委差下面的卖一、卖二等)成交的交易量
内盘恰好相反,是指股票在申买价(即买方挂盘价格,上图中卖方价的下面)成交的交易量。一般股票交易软件只会显示买方卖方各五个申报的挂盘价格(但是当日可申报的价格可分别相对开盘价上下浮动10%,只是不会全部显示)。外盘成交量大于内盘,一定程度上说明卖方出货行情好,市场买入情绪高,股价上行趋势被看好;反之的话,卖方出货出货行情差,市场买入情绪低,可能是股价正处于回调或者未来走势不被看好的情况。

 

 

入门:金叉、死叉、N天线、KDJ、MACD、RSI、布林线、上升通道、上轨、三角形、楔形、箱体、量度升幅、头肩底、双底、圆弧底、颈线位;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股本、每股收益、流通股本、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股吧、王亚伟、敢死队、《日本蜡烛图技术》、《短线是银》……
中级:止盈、止损、资金管理、投资组合、PEG、淘股吧、雪球、估值、张忆东、程定华、谢刚、徐翔、巴菲特、索罗斯、《笑傲股市》、《股票作手回忆录》……
高级:波动幅度、交易系统、心态训练、套利模式、量化投资、高频交易、宽客、金融工程、PE、VC、泽熙、西蒙斯、范.萨普、《海龟交易系统》、《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作者:欧立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173321/answer/238120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打新股

作者:懿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41546/answer/1116820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普及一下新股申购的知识。
第一,申购新股一定要有额度,新股额度的获得是根据过去t-2日往前推20个工作日持有的日均股票市值来定。沪市日均10000元市值对应1000股,深圳日均5000元对应500股,沪深额度不互认,上海的对应上海,深圳的对应深圳,比如你有上海额度10000股,那么只可以申购上海的新股。

第二,新股申购交易时间就是股票交易时间。

第三,新股申购办法,最原始的办法就是买入,输入新股代码,点全部,系统就会告知你最大可申购多少。

第四,申购后一般软件都有中签查询,可以等中签号出来后查询一下自己是不是中签,最稳妥的办法是早上开盘前查查,肯定不会落下。

第五,越是小资金越应该坚持,对于小股民而言,新股申购是实现快速买车买房的捷径之一。

第六,中签后,确保账户有足够现金可以缴款,系统自动划扣。

第七,新股申购不能撤单,同一只新股不可重复挂单,比如先申购5000股,三分钟后再次申购这个股票1000股,同一个股票只认第一笔委托。

第八,以上海为例,如果有5000股新股额度,是说同一天申购的上海股票都可以申购5000股,而不是说这么多股票加起来总和是5000股。

第九,打新股没有技巧,第一看坚持,第二看运气,第三看人品,同样的坚持看运气,同样的运气看人品,除了以上疑问,请问还有啥问题可以告知我,我会继续整理,帮助更多股民朋友

五、新开账户无额度,只因还未买股票

新开设的证券账户如果未买过深A股票,则不能使用该账户进行打新,只要购买过一次,就可以自动获取到所有券商账户的申购额度了。上交所则没有这一条限制。

一张表看懂新股申购和首日交易规则[附申购流程图文详解]

成年了想投资股票,该如何入门

投资股票如何入门

市净率如果能快速、清晰、准确的回答出下面5个股票交易时常见的问题,并且已将这些答案严格在自己的操作中稳定执行了,那么恭喜你,你的投资方法已经形成了(当然还不一定成型)。
1.买什么样的股票?(选股原则)
2.每次买多少?(仓位控制和资金管理)
3.什么时候买?(买点把握)
4.什么时候止损?(风险控制)
5.什么时候止盈?(卖点把握)

举个栗子:
1.沪深300指数收盘价在60日均线之上,每日选择日线MACD出现金叉的股票作为备选标的。
2.确定买入的股票,每只买入10%,满仓后不再选择新股票买入。
3.出现金叉后,T+1开盘买入。
4.以买入价的5%做止损。
5.连续两日跌破20日均线止盈。

策略1

股息率*0.8(最差情况股息要收20%的税)>低风险收益(分级A是4.5%左右)

营收增长率>当年GDP增速(这是为了过滤掉一些衰退企业)

每只股票最多持仓10%

如果股票小于10支,则剩下的仓位持有债券(分级A)

策略2

选股逻辑

  • 首先标定一个行业,了解该行业的供应链,市场定位分类,商业模式等等,最好是你比较容易理解的。本文用的例子是非常好理解服装零售行业。
  • 此行业内根据十年净现金流FCF、投资回报率ROIC、毛利率、三费占比对行业中所有的公司的竞争力有一个初判断,选出最有竞争力的几家。我个人喜欢每年有较稳定净现金流、负债少的公司,也有人喜欢资产增长快的公司,看个人喜好。
  • 选好公司后对其经营状况、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作出估值。
  • 等待熊市暴跌到估值价位后买入,长期持有等到牛市分阶段卖出。

 如何系统地学习股市?

江恩说,大多数人在股市中输钱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交易过度或买卖过于频繁;
②没有上止蚀单(StoplossOrder);
③对市场知之甚少。
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
第一假设: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
第二大假设:市场运行以趋势方式演变
第三大假设:历史会重演

作者:刘鹏程Sai.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14669/answer/268491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构建你自己的交易系统

1、选股部分
选股部分是你在股市理念的体现,你关注什么样的股票,选取什么样的股池,都应该在写在这部分的代码里。当你构建这部分的时候,应该以以下顺序编写代码。

A,你选取的股池总规模及过滤条件(PE、PB、市值等过滤条件)。
B,需要选取多长时间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C,是否要考虑停牌
D,是否要考虑历史区段中的涨跌停板
E,是否要考虑成交量或换手率
F,是否要考虑其他

2、买卖点判断部分
这部分是你平时股票交易习惯的体现,因为我个人交易能力低下,所以一般不考虑分钟级别的操作。当你要进行买卖点判断时,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A、买点,什么条件下进行买入,此时不要过分纠结日内价格,除非你是分钟级别的交易。
B、是否有高开或低开的限制,例如高开5个点就放弃买入。
C、卖点,什么情况下卖出。
D、持有最长时间、止损、止盈。

3、整体风险控制部分
一个系统必须有基于股市整体风险的控制,不管你用什么因子,例如AR、大盘下跌数,什么都可以,当判断大盘不行时,即使不进行清仓,也不能进行任何买入操作。

蚂蚁量化看中国股市

我更确信,对于中国股市,量化的方向是量化市场投机因素。

技术分析只是测量工具,市场分析才是王道,技术分析是给市场分析打工的:

我所认为的市场因素包括那些,对应的常用技术测量工具(指标)是哪些:

整体市场方向—技术工具:均线、成交量。。。

资金热点去向—技术工具:成交金额,区间金额堆积和变化。。。

个股偏强偏弱—技术工具:相对强弱指标RSI(我的最爱,太适合中国市场了),其它? 没有其它

个股波动幅度—技术工具:真实波动幅度均值(ATR)。。。

市场最重要因素:资金流动

判断资金的热点去向,几乎占策略比重的一半。

我的策略就是,保本最重要,大盘不好,跑出来看看,个股不好,撤退一些看看,大盘个股都不好,赶紧跑!

股票手续费,一文全学会!!!

导语:在股票交易中,手续费往往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笔糊涂账,有时候很多细节甚至连券商的专业人士都一头雾水,本文就针对此问题帮助大家一一梳理,讲讲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本文由JoinQuant量化课堂推出,难度为入门,理解程度为level-0。

作者:BaSO₄
编辑:宏观经济算命师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请周围的一些散户股民朋友帮忙解答股票交易手续费方面的问题,很多人最开始还能对答如流,然而随着探讨的深入,不出意料地,我们先后得到了以下三个表情:

最初(自信)——
image001.jpg

Un dato interesante es que muchos hombres pueden experimentar problemas de erección en algún momento de su vida, lo cual puede ser influenciado por factores físicos y emocionales. En algunos casos, se ha observado que medicamentos como el tofranil pueden tener un impacto en la función sexual, por lo que es importante consultar a un médico antes de decidir “. La salud del corazón, el estrés y otros problemas emocionales también pueden contribuir a este tipo de condición.

Un aspecto interesante sobre la salud masculina es que muchos hombres experimentan problemas relacionados con la función sexual a lo largo de sus vidas. De hecho, se estima que una de cada cuatro personas que buscan tratamiento para esta condición son menores de 40 años. Aunque existen diversas causas para estos problemas, desde factores psicológicos hasta afecciones médicas, la conversación abierta sobre el tema es esencial para el bienestar. Algunos hombres pueden buscar tratamientos como el medicamento que se puede obtener al “, aunque es importante consultar a un médico antes de tomar cualquier decisión. La educación y el apoyo son fundamentales para abordar este tema común y sensible.

La disfunción eréctil puede afectar a hombres de cualquier edad, aunque es más común en aquellos mayores de 40 años. Curiosamente, el estrés y la ansiedad pueden desempeñar un papel importante en su aparición, ya que estos factores psicológicos pueden interferir con la respuesta sexual. Además, algunos tratamientos y medicamentos pueden tener efectos secundarios que contribuyen a este problema. Por ejemplo, es fundamental informarse adecuadamente y consultar a un médico antes de intentar “, ya que ciertos medicamentos no siempre son la solución adecuada.

La disfunción eréctil es un problema que afecta a millones de hombres en todo el mundo, y sus causas pueden ser tanto físicas como psicológicas. Un hecho interesante es que el estrés y la ansiedad son factores que a menudo contribuyen a esta condición, lo que significa que el bienestar emocional juega un papel muy importante en la salud sexual. A veces, las personas buscan soluciones en medicamentos, como el hecho de que algunos hombres optan por ” para tratar de manejar la ansiedad que les impide tener una vida sexual satisfactoria. Sin embargo, es crucial que antes de tomar cualquier medicamento, hablen con un profesional de la salud para evitar efectos secundarios y problemas adicionales. Además, mantener un estilo de vida saludable, que incluya ejercicio regular y una dieta equilibrada, puede ayudar a mejorar la función eréctil. En resumen, abordar tanto las causas físicas como las emocionales es fundamental para superar este desafío.

后来(蒙圈)——
image002.png

最终(试图自尽)——
image003.jpeg

说到这儿,您大概其也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一脸囧相地问道:“手续费不就那点事儿嘛,有那么难?”您别说,还真有!不信您就去问问度娘,查查教科书,再搜搜官方网站,我保证,要想找出一套完整、权威、最新的解释和数字,您可真得花点时间、费点功夫!

所以,您也知道我们要干嘛了!没错,在这个犬儒主义盛行,人人都不求甚解的大时代中,我们就是要为大家雪中送炭排忧解难!就是要做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的处女座!这才是聚宽一直追求的工匠精神!(自作多情-_-!)

闲话少说,先来热身。为了有的放矢地阐述问题,我们精心编制了一道计算题作为头盘开胃品——

假设某投资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某A股股票10000股,那么该投资者最低需要以约( )元全部卖出该股票才能保本(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若按此价格卖出,其一次完整的交易总共需要手续费( )元。(佣金按万分之三计算,印花税和过户费按当前规定计收)
A.10.01,164.16             B.10.02,164.26              C.10.03,164.36              D.10.04,164.46

之后呈上汤品,普及几个常见名词——

股票交易手续费: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无论交易盈亏都要支付。

佣金:买房时中介收取佣金,炒股同样也是一个道理。佣金是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的费用,是证券公司(券商)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买卖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代收部分)。

过户费:股票成交后,买卖双方为变更证券登记所支付的费用,通俗点说就是股票从一人名下过户到另一人名下的费用。属于中国结算公司的收入,由券商在和投资者清算交割时代为扣收。

结算费:A股的过户费,在B股中叫做结算费,同样也属于中国结算公司的收入。

印花税: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在A股和B股成交后对买卖双方投资者按照规定的税率分别征收的税金。(这个税金是交给国家的,类似于赌场的“抽水”,你懂的)

证券公司经纪佣金:券商为投资者提供经纪业务服务时收取的所有佣金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是券商在这项业务中的主要收入来源。

证券交易所经手费:属于佣金的一部分,券商代收。券商在证券交易所的场内交易成交后,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向交易所交纳的费用。经手费和佣金性质相似(羊毛出在羊身上,下面会做介绍)。

证券交易监管费:也属于佣金的一部分,券商代收。顾名思义嘛,交给证券监管方(证监会)的嘛,监管你们大家很累嘛,不收点好处费怎么对得起自己嘛(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成交金额:成交股数×成交价格,如1000股×5元=5000元

成交面额:成交股数×该股票成交面额(一般为1元),如1000股×1元=1000元

汤品过后,主菜献上——
股票手续费(截止2016.7).png

通过脑图大家就会明晰,股票手续费三巨头——佣金、过户费、印花税。

方便起见,我们主要以投资者最多的A股来阐述问题。

一、关于佣金

佣金的构成也是投资者最易混乱的,主要是因为很多券商的工作人员为了减少麻烦,刻意避开了繁琐的解释过程。实际上我们常说的这个佣金费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券商统一收取:

1.券商的经纪佣金(属于券商自己的那部分佣金收入)

2.证券交易所经手费(券商交给交易所的手续费,0.0487‰,双向收取)

3.证券交易监管费(证监会收取的费用,0.02‰,双向收取)

1+2+3=佣金,其中2+3=交易规费=0.0487‰+0.02‰=0.0687‰

注:交易规费不能单独收取,否则违反证监会规定。

另外,关于佣金,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收取标准如何理解:

双向收取,单边费用最高为成交金额的3‰,但不得低于交易规费,起点5元。

image005.jpg

交易一只股票——

买入:成交价5元,买入数量100股,成交金额就是5×100=500元。
佣金就是这个成交金额500×3‰=1.5元,不足5元,会按照5元收取。

卖出:计算方法同买入,若不足5元,会按照5元收取。

So,一笔完整的交易,佣金费用=买入佣金+卖出佣金=5元+卖出佣金>5元

2.佣金比例可否降低:
当然可以!佣金比例是有上下限额的,可以浮动的,最高3‰,最低不低于交易规费。那么我们粗略核算一下,考虑交易规费和经营成本,主流券商要想盈利,佣金比例至少要在万分之二以上。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价格斗争的确成为了券商们的常规武器,而大幅降佣也成了大家的无奈之举。早年间,资金量大、交易频繁的客户可自己去和证券部申请佣金优惠,而现如今,业务人员一张嘴便是万三万四或万五,更有甚者万二的比例都不在话下(国金证券的“佣金宝”就曾经遭到了各大券商的围剿以及“川证协”的发难),足见市场厮杀之惨烈(股市持续低迷是罪魁祸首)。当然,各地在佣金方面也略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来说,券商较多的地方,竞争激烈的城市,佣金相对低廉,反之亦然。

image006.jpg

但是,价格战一旦祭出“节操碎满地、下限负无穷”的大招,就会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悲惨局面,比如2011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就出现过类似于“零佣金”的畸形竞争,让人一声叹息。当这种情况上升到了“红色”级别,监管部门就不能袖手旁观了。2011年开始,各地监管部门陆续开始出台“佣金限价”政策,打击恶性竞争,保护市场环境。当然,限价的这个“价”也不是随意乱出的,而是由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相关文件大家可以参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客户服务和证券交易佣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证协发[2010]157号文)

image007.jpg

image008.jpg

二、关于过户费
过户费,顾名思义,就是过户时需要的费用,这个很好理解——当你买入股票后,你就是这家公司的一个股东,这个股东身份由卖出方过户到你的名下,由证券交易所中央结算登记中心办理登记,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过户费。由于我国两家交易所不同的运作方式,上海证券交易所采取的是“中央登记、统一托管”,所以此费用只在投资者进行上海股票的交易中才进行支付(双向收取),深圳股票交易时无此费用(已包含在经手费中,不单独收取)。在2015年8月1日之前,沪市是按成交的股数来收取的,每1000股收取0.6元,最低0.6元(低于1000股也收取0.6元),超过1000股的按每100股收取0.06元,即成交面额的0.6‰费率。从2015年8月1日开始,过户费按成交金额的0.02‰来收取。

那新旧政策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假设以下四个情景:

image009.png

1.投资者以50元的价格买入10000股某A股股票
2015年8月1日之前他需要付出:10000×0.6‰=6元
2015年8月1日开始他需要付出:50×10000×0.02‰=10元

2.投资者以50元的价格买入2000股某A股股票
2015年8月1日之前他需要付出:2000×0.6‰=1.2元
2015年8月1日开始他需要付出:50×2000×0.02‰=2元

3.投资者以5元的价格买入2000股某A股股票
2015年8月1日之前他需要付出:2000×0.6‰=1.2元
2015年8月1日开始他需要付出:5×2000×0.02‰=0.2元

4.投资者以5元的价格买入10000股某A股股票
2015年8月1日之前他需要付出:10000×0.6‰=6元
2015年8月1日开始他需要付出:5×10000×0.02‰=1元

由此判断,新的过户费政策(现行政策)对于低价股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关于印花税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类的一种,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起源于荷兰,是股票交易时政府向投资者收取的一部分费用。最早的股票交易是纸质凭证,当时缴税时是在凭证上用滚筒推出“印花”戳记以示完税,因此被称为“印花税”。如今的股票交易都是电子版凭证,因此就不见“印花”只见“税”了。

由于税负轻微、税源畅旺、手续简便、成本低廉,所以股票印花税经常被誉为“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深受各国政府喜爱。实际也是如此,中国最早于1990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征收此税,而不久后的1993年这项税费的收入就达到了2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0.51%,而2000年则翻了好几倍,达到了478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更达到3.57%。就算是税收率极低的今天,按当日两市5000亿的成交金额×1‰(现在是单向收取),政府的日收益也能达到5个亿,相当可观。因此,股票交易印花税可谓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一个超好的手段。

同时,正因为印花税客观上增加了投资者的成本,这也使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政府调控股票市场的工具。历史上,我国的印花税税率标准曾经多次调整,几乎每次都令市场指数躁动不安,不信我们立表为证:

image010.png

表中可见,短期内,印花税的调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和股市的涨跌成反比关系,但和中长期表现没有特别直接的关联。短期来看,降低了印花税,会降低每次交易的成本,这样会吸引更多投机资金进入股市,同时减少在股市中的资金消耗,理论上为利多措施,反之,则会提高股市交易中的成本,利空市场。

到此为止,我们的讲述就告一段落,最后为您奉上甜品与咖啡——之前那道选择题的答案:

解:假设该投资者最低需要以P元全部卖出该股票才能保本。

则卖出收入=P×10000(卖出金额)-P×10000×0.0003(卖出佣金)-P×10000×0.00002(过户费)-P×10000×0.001(印花税)= P×10000×(1-0.0003-0.00002-0.001)=P×9986.8,买入支出=10×10000(买入金额)+10×10000×0.0003(买入佣金)+10×10000×0.00002(过户费)=10×10000×(1+0.0003+0.00002)=100032。

为了保本,必须满足卖出收入≥买入支出,即P×9986.8≥100032,P≥10.0164217≈10.02(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手续费计算:

买入手续费10×10000×0.0003(买入佣金)+10×10000×0.00002(过户费)=32

卖出手续费10.02×10000×0.0003(卖出佣金)+10.02×10000×0.00002(过户费)+10.02×10000×0.001(印花税)=132.264≈132.26(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手续费总计32+132.26=164.26

正确答案:B

精明的你,做对了吗?
12.jpg

from:https://www.joinquant.com/post/1986?f=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