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dotte

理财

作者:李少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41981/answer/715914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f6ea3142d1fe58e6a0611d3e17e9846e_b

首先预留10%的资金(40万)作为日常消费使用,放到余额宝或者银行卡的活期,这部分资金收益不高于年化3%。

其次购买一部分保险,三十而立之年,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这部分资金安排的动作是一定要有的,我想您也能理解,大约10万左右。

再次购买一部分信托,作为保本升值的钱,它不能承担太多的风险的同时还得为您带来相对稳定的收益,想来想去只有固定收益的信托或者资管了。大约250万左右,年化收益在9%左右。请忽略这个数字,没有别的意思= =因为潜在很多项目对300以上资金是有管控的。

最后一部分建议认购权益类的产品,作为生钱的钱,这部分资金可以承担一部分风险,但是要有机会带来丰厚的回报。权益类产品有:阳光私募、定增、PE等,这部分不在回帖立面展开,比较复杂了,大约100万左右。

有了以上四种较为合理的投资组合,相信未来的话会给您带来比较满意的回报。那么在没有投资烦恼之后,如何选择您后续的工作岗位或许会更加清晰了。离开稳定的国企,可以去另外规模较大并且比较稳定的民企中去,您之前在国企的工作经验一定能够帮助您最快的适应后面的工作。或者,找一个机会较大并且快速成长的单位大展拳脚,逃离老、旧、陈的工作制度,打破框架,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何尝不是一种美事呢?

理财常识之信托、基金、私募、阳光私募、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

作者:熊泳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781205/answer/1079594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些名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范围从信托开始逐步缩小。

信托(Trust)是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另外三个是(银行、证券、保险),简单地讲,信托就是接受别人的钱,为其打理资金;基金是信托行业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基金又根据投资对象所处的阶段分为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VC)、股权投资基金(PE)、证券投资基金,从天使投资开始阶段逐步接近于上市,到最后的证券投资基金就是投资于已上市的各类证券。

再根据资金募集的方式,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就是公开向社会全体对象募集资金进行投资,不能对客户进行筛选,不需要签合同,资金门槛也很低,比如天弘基金的余额宝;私募就是面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国家规定的门槛是100万起,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而且是双向选择,公司有权不接受客户,双方线下签合同,比如泽熙投资的泽熙1号。

阳光私募是私募基金中专门投资于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简称,因为政策强制第三方托管,将私募管理人的操作权和资金调拨权分离,不允许自设资金池,业绩信息强制披露,从制度上规避了道德风险,所以称为阳光私募。因为它接受了最严格的监管,信用等级最高,不存在卷款逃跑的可能。

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只是名称的不同,都是公司根据业务范围取的名字,它们是上述各类基金的载体和管理人,换句话说,是公司发行公/私募基金,就像苹果发行iPhone一样。不同的是,只有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自主发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投资管理公司是作为投资顾问方,通过信托公司或者券商等渠道发行基金。

打个简单的比喻:信托对应互联网(行业),基金对应手机(产品大类),私募基金对应智能手机(产品小类),阳光私募对应iPhone(产品细分),泽熙1号对应iPhone6(具体产品),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应苹果(公司组织)。

1f2ce2d1971fe1ece9656c738fa74a39_b

法律常识之律师选择和证据收集

一个普通人突然遭遇法律问题时,他应该如何做才不至于很被动?

作者:Raymond Wa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98031/answer/151408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职业是所谓“商业律师”,主要代表公司处理商业问题,对普通人遇到的法律问题其实是外行。但工作以后总有亲友寻求帮助,问题也千奇百怪。我刚开始时都以自己也不太懂推掉,后来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客串起“私人律师”来。事情处理的多了,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从思路上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我以前在答案中引用过一句法律格言“当事实对你有利时,多强调事实;当法律对你有利时,多强调法律;当事实和法律都对你不利时,敲桌子把事情搅浑”,这句话在普通人遇到的法律纠纷中也是适用的。

一、“当事实对你有利时,多强调事实”——你需要一个“发现事实的人”

我自己经手处理的个人之间的法律纠纷,很多时候把事实梳理清楚,工作就基本完成了,法律占的比例反而不大。在事实梳理上,强调的是逻辑思维和细心,包括对当事人的了解,如果事情不是太复杂,不一定需要专业律师来完成。当然诉讼律师比较擅长发现一般人不注意的事实,所以也要看案件的金额和复杂程度。

所以遇到纠纷,先找一个条理性比较强的朋友帮你把事实问题弄清楚。

二、“当法律对你有利时,多强调法律”——你需要一个“解释法律的人”

法律的解释有时非常简单,有时则只有法律人才能胜任。所以我倒并不建议遇到任何事情都去找律师,先找念过法律的朋友(最好通过司法考试)咨询一下事情的性质,再结合网络搜索类似情况还是比较可行的,毕竟律师费也是一笔支出。在这里推荐一下“普通人应该知道哪些有用的法律常识?”zhihu.com/question/1984

不管是谁来解释法律,都要找到具体的法律条文,需要的话再买本官方出的法条释义增进理解,谈判时也用的到。

如果是金额比较高的诉讼,则要在第一时间找专业律师咨询,@高萌已经谈到了。

三、“当事实和法律都对你不利时,敲桌子把事情搅浑”——你需要一个“会敲桌子的人”

根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普通人遇到的法律纠纷最后都不会闹到起诉那一步,虽然双方常会威胁“法院见”。如果你真打过几次官司,就知道诉讼程序费时费钱费力,如果对方有专业律师帮忙,在程序上一再拖延,解决问题的成本会非常高。

所以大部分纠纷靠的都是交涉和谈判。这时候你需要找一个“看起来像律师”的人帮助你来参与谈判,威慑对方。我自己的经验是,哪怕是节假日,给朋友帮忙时永远穿西服打领带,我方情况越是不利时越要气势逼人。这个谈判中的帮手不一定非要聘请律师,有谈判经验的人都可以,最好学过法律方面的课程,能熟练使用基本术语。切记,不要找娃娃脸!

上面提到“三个人”,其实是不同阶段需要的三种技能,可能一个人就可以胜任。

写这些是基于普通人经济条件有限(纠纷涉及的金额可能还没律师费高),对法律行业也一无所知。如果能找到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当然还是最优选择,毕竟“术业有专攻”。

如何找到一名靠谱的律师?

律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保留证据,应该怎样保留才是有效合理的?

说说交易环节吧。涉及到较大交易(如买房买车买贵重物品),涉及到不是即时清结需要分期或延后交付的交易,涉及到对方有特别承诺的交易,都需注意保留证据。如,索取交易单据、协议、承诺文书等原件,必要时可考虑手机录音。

60 余家免费正版图片网站

如何在知乎里尽情使用图片,完全合理合法,不用担心版权问题?务必看看这篇文章,收藏备用。

无论是写文章、做 PPT 还是找壁纸、换头像,搜图片都是件费时却最出效果的事情。之前小美给大家分享了最好用无版权图片网站之一的 Pixabay,不过图片素材这种东西,尤其是可自由修改使用的图片素材,向来是嫌少不嫌多的。所以这次,小美就把私藏的 60 余家无版权图片网站分享给大家,这家找不到合适的图片?没关系,下一家就有了!从此再也不会被找图这件事情所束缚。

本次推荐分为第一找图梯队、第二找图梯队、精准找图、分门别类找图、备选方案以及最后的终极找图梯队组成。

点击网站名称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关网页,大家按需使用。

致谢:

顺便介绍最美应用创始人:马力 – 知乎 ,感谢这次投票大家对他的支持,让他获得这次知乎盐年度荣誉会员。年度荣誉会员,感谢每一位知友 – 知乎专栏

马力 – 知乎 ,资深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设计、时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积极践行的理想主义者,回答的主要领域:设计、互联网、各种有意思的领域。他的几个设计相关的专栏(互联网、设计师入门、最美应用、生活和时尚设计),可以从个人页面里的简介中找到链接,点击进入个人页面并查看专栏

由于本次推荐过多,所以推荐大家先点赞进行收藏~

另外,别忘了这个经典的专辑,80多款摄影类 App 的整理推荐,各种各样用途的摄影 App,这里都可以找到:

用 8 天时间整理了 80 余款优秀的摄影应用

还有一系列有意思的图片:

网易云音乐让你哭出来的,我熊本熊这次全部让你笑回去 – 知乎专栏

 

▎第一找图梯队

根据二八定律,80% 的结果可能来自于 20% 的原因。这在找图片这件事上也适用。虽然这次推荐的无版权图片网站有数十家,但是真正好用的也是只有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就足够使用了。

Unsplash

最知名的无版权图片网站,这家以风景为主,数量足够多,但是很多滤镜感太强,颜色太过厚重,比较适合做壁纸,事实上很多壁纸软件也是直接从这上面下载的图

Pixabay

小美最常用的一家,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免费图片网站了。图多而且种类足够丰富。这其实也是一家集合网站,可以看到 Unsplash 家的很多图也能在 Pixabay 里搜到

Pexels

这家也有很多精美的图片,而且比较好的一点是会有「一周精选」,平常没事的时候来收收图也挺好的

visualhunt

数量超级多的无版权图片网站,可以根据颜色进行搜索

▎第二找图梯队

这里面是一些图片资源没有那么丰富,但是质量都还不错的,如果之前的网站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以在这里再次搜寻一下。

别样网

找图新欢,旅行日常为主,图片多为用户自己上传,所以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Gratisography

每周都会更新,图片角度和题材都比较另类,人物图片不少,另外他家的 logo 也比较另类……

StreetWill

优点是图片都比较精致小众,缺点是更新慢

IM FREE

图片分类详细,可按分类进行筛选

Magdeleine

有编辑精选,图片也比较厚重

FancyCrave

每天两张手工筛选精品照片,每张都在诉说一个故事

▎精准找图梯队

一般搜索图片都是用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单一的关键词还好,一旦稍复杂些的就很容易搜索不出来,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些精准找图方案。

Flickr

第一个是雅虎著名的图片社区——Flickr,由于汇集了大批的摄影师,所以 Flickr 家的图片质量都相当之高,不过你可能会说 Flickr 的图片不都是有版权的吗?别急,在「授权」那里选择「所有创用CC」或者「允许商业用途」即可找到那些可以使用的图片啦

ps.由于 Flickr 目前没有简体中文版,所以搜索时用英文或者繁体中文会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Google

第二个是我大谷歌,谷歌的图片搜索那是相当的强大,选择右侧的「工具」,可以自定义很多东西,包括大小、颜色及使用权限

▎分类找图

Life of Pix

景色建筑为主,色调比较统一

pngimg

这个厉害了,2 万多张不同种类的无背景素材图片!全都是抠好图的,直接免费用!

Moveast

全部都是旅行风景图片

旅行日记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主要是旅行题材的图片

FoodiesFeed

全是好吃的!全是免费的(图片)!

Sozai-Page

日本的高清食物无背景素材图片

PEEKSPACE

超清的太空图片,大多来自 NASA

kaboompics

以生活化场景为主,比方说手机、日历之类的,也有一些 mockup

泼辣有图

泼辣修图出的开源摄影网站,全部是无版权的摄影作品

Oliur Rahman

各种 iPhone、MacBook 和其他物件的好照片

Pixite Source

出品了图像编辑应用 Union、涂色应用 Pigment、矢量制作工具 Assembly 等知名应用的 Pixite,出的一个图库网站,可以搜索图片、材质、色调搜索,里面有很多比较精致的小众插图

Free Nature Stock

如网站名,全部是自然风光图片

New Old Stock

公共领域的一些老照片,可以免费使用

Freely Photos

很多十字架,很多宗教祈祷的图片

▎备选方案

接下来这些就是上述都找不到的情况下的备选方案啦,多达XX个网站,不信没有合适的,哼。

这些网站有的是因为图片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因为上述的网站已经能够解决需求,所以没怎么刷,大家平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多逛逛这些网站,收集一些素材。

MMT

色调比较亮丽,有很多花,也有很多 iPhone……

Realistic Shots

生活化场景为主,每周 7 张图片

DesignerPics

多为局部特写,也可按种类进行筛选

Stokpic

有很多人物图片,每两周更新 10 张

JÉSHOOTS

2014 年开始运营的无版权图片网站,图片质量还不错

ISO REPUBLIC

多走简洁风格

jay mantri

个人博客网站,每周更新 7 张图片

picjumbo

日常场景居多,有不少数码设备

ZEROSPACE

台湾的无版权图片网站,质量还行

public domain archive

很多黑白照片,也有很多可供个人使用的无版权图片

RAUMROT

里面有很多可供商用的图片选集,在主页的底部

FFCU

图片数量不多,不过有一些好图

REFE

个人博客,收集真实生活的无版权图片

StockSnap

生活类图片,角度和主题都不错

My Stock Photos

这里面的图片都挺好看的

skuawk

摄影师拍摄的无版权图片网站,分类浏览

BARN IMAGES

有很多比较生活化和小清新的图片

freejpg

有一些动物的图片,可直接搜索,也可按照颜色搜索

stockvault

大部分为摄影作品,也有少量的插图

goodfreephotos

1 万 8 千多张无版权图片,质量嘛,参差不齐……

Snapwire Snaps

Tumblr 图片博客,以自然风景和食物为主

tookapic

63000+ 的无版权真实照片

FREEMAGEBANK

多为日常生活图片,另外简笔画的图质量也蛮高的

Cupcake

图片色调厚实,适合做背景图

Trunklog

瑞典的一位摄影师旅行所拍摄的照片,全部无偿使用

接下来介绍一些日本的无版权图片网站。

PAKUTASO

一看就知道是霓虹国的网站,稀奇古怪的图片一大堆,不过网站 logo 好萌……

Photock

日本的无版权图片网站,在里面能很容易地找到富士山、樱花、东京等元素

無料写真素材

日本无版权图片,全部都是日式元素图片,红叶啊、樱花啊、猫啊啥的

photosku

还是日本的,基本没用过……

東京デート

日本东京专门的无版权图片网站

沖縄写真素材

恩…日本冲绳专门的无版权图片网站…

Futta

日本无版权图片网站,基本为风景图片

Imgstyle

如其描述:无料、商业利用可、加工自由、登录不要(全部都是高清植物图片)

ソザイング

这家网站有个分类叫做「365日365枚」,就像一本无版权图片的日记本一样,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图片,比方说纯蓝色的水彩、并立的企鹅、一颗土豆等

▎终极图片合集

对于像小美这样的懒人来说,挨个网站去搜还是略麻烦,如果有集合类的网站就好了……

……等会,谁说没有的?!

The Stocks

The Stocks 就是家无版权图片集合网站,集合了 Unsplash、Stocksy、Pixabay、Free Range、Little Visuals、New Old Stock、Visual Hunt、Super Famous、Startup Stock、GRATISOGRAPHY、GETREFE、PEXELS、jay mantri、Magdeleine、travel coffee、MOVEAST、Barn Images 一共 17 家图片网站,全部 CC0 协议!全部无版权免费使用!

除了无版权图片外,The Stocks 里还有多家配色、图标、视频、手机/电脑外壳、字体等网站集合……想给这家网站捐钱!

(不过由于是集合网站,所以刷新速度上可能会慢点,但这网站我依然给满分)

AllTheFreeStock

这个跟 Stocks 差不多,但却更加强大!一个地址,找到所有无版权图片、模型、视频、声效、配色、网页模板、字体、图标、邮件模板……

简直就是懒人福音!

EVERYPIXEL

智能搜图工具,可以搜索各大图片网站的图片,并对齐进行精准化的分类。颜色、类型、尺寸、版权,而且可以九宫格单独设置……除了赞美,我无能为力

LibreStock

一键搜索 47 家无版权图片网站的精品好图

Finda Photo

一件搜索 Barn Images、Life Of Pix 等十余家的无版权图片,网站本身做得很简洁

好啦,本次的无版权网站大推荐就到这里啦,愿大家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图片!这次小美可是把所有私藏都拿出来了,整理到要吐血……所以,不点个赞再走嘛~?

————————————–

其他推荐

脚下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为了遇见更美的世界

好担心你们因为它的界面丑,而错过这款背单词神器

我们用 8 天时间整理了 80 余款优秀的摄影应用,给爱拍照的你

另外欢迎大家关注最美应用的公众号 nice-app,获取更多优秀应用和资源~

from: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80505

THE WORLD’S SMALLEST MACROECONOMIC MODEL

THE WORLD’S SMALLEST MACROECONOMIC MODEL

I learned this model from Robert Hall back in 1975. It can seem silly and trivial; but it seemed to me then, and still seems to me now,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what is going on in “demand-side” macroeconomics, and to clarify points that both the general public and, I’m sorry to say, quite a few Ph.D. economists often seem to find confusing. It also maps pretty well into my favorite economic parable, the story of the baby-sitting coop (“Baby-sitting the economy”) that I have put to good use a number of times.

There is only one good, produced at constant returns by the single factor of production, labor. Choose units so that one unit of labor produces one unit of the good; then the price level and wage rate must be the same, and can be referred to with a single symbol, P.

There is also only one asset, money. Agents start the current period with M dollars, and end with M’ after spending on consumption and earning from the sale of their labor. They derive utility both from consumption and from the expected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money they hold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The utility of money presumably reflects its usefulness in providing future consumption; but we sweep this implicit dynamic problem under the rug). The utility function is assumed to take a specific form:

U = (1-s) ln(C) + s ln (M’/Pe)

where Pe is the expected price level. However, consumers are also assumed to have static expectations, so that Pe = P.

Finally, people are assumed to be endowed with L units of labor.

First, let us consider the full-employment version of the model. If labor is fully employed, then the budget constraint is

C + M’/P = L + M/P

But if the money supply is constant, M’ = M; also, C = L. Given the utility function, consumers will spend a share 1-s of their initial wealth on goods, s on money. So we can represent equilibrium either by the condition that demand for goods equal supply,

L = (1-s)(L + M/P)

or by the condition that demand for money equal supply,

M/P = s(L + M/P).

Both ways of looking at it imply the price-level equation

P = [(1-s)/s)](M/L)

so the price level is proportional to the money supply.

But now let us introduce some rigidity of prices. Suppose that for some reason – never mind why – the price (wage) level is fixed above the level consistent with full employment, so that real balances M/P are too low. There are two ways of describing the problem this poses. You could say that at full employment the demand for real balances would exceed the supply:

M/P < s(L + M/P)

Or you could say that at full employment aggregate demand would fall short of output:

(1-s)(L + M/P) < L

These are just different ways of looking at the same thing.

What must happen, then, is that output is demand-constrained. But that in turn means that employment, and hence income, is also demand-constrained: the equation for consumption, which must equal output, is

C = (1-s)(C + M/P)

which has an immediately identifiable “multiplier” flavor.

The clear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one should increase output by increasing the money supply; after all,

C = ((1-s)/s)(M/P)

Or, to put it differently, the problem is that at full employment the public would want to hold more real balances than there are available; and because P will not fall, M must be increased.

This is presumably the meaning of John Maynard Keynes’ famous remark in The General Theory:

“Unemployment develops, that is to say, because people want the moon: men cannot be employed when the object of desire (i.e. money) is something which cannot be produced and the demand for which cannot readily be choked off. There is no remedy but to persuade the public that green cheese is practically the same thing and to have a green cheese factory (i.e. central bank) under public control.”

What is wrong with this model? Don’t get me started … but actually there are three main objections that macroeconomists are likely to raise:

1. What happened to the interest rate? For most purposes we will want at the minimum a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that means a model with bonds as well as money and goods, which means IS-LM. (See my note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cro”).

2. More fundamentally, the quasi-static approach here is at best a crude approximation to a dynamic model in which behavior results from plans that are based on expectations about the future.

3. Finally, the output effects of money come from the assumption of price rigidity. Where does that come from? (Overwhelming empirical evidence, that’s where – but why?).

All these objections help to set the agenda for the last six decades of research.

But if you are one of those people to whom macroeconomics always sounds like witchcraft, who is hung up on Say’s Law, who cannot even comprehend how a shortfall of aggregate demand is possible – then the world’s smallest macro model is a good place to start on the road to enlightenment.

from:http://web.mit.edu/krugman/www/MINIM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