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保证金

关于贷款保证金

为什么企业办理贷款要交 100% 保证金,既然能全部缴足为何企业不用自己账户的钱而是要问银行贷款呢?

作者:凯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55395/answer/334207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我目前掌握的信息,这么干的主要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企业求银行。一些企业资质不行,正常贷款拿不到钱,就有银行开出各种附加条件:A:倒贷。先放一笔贷款,让客户把钱绕一圈再存回来,再做一笔保证金贷款。具体见

的答案,说的很明白了。同时谢

兄的提醒。B:存配贷。比如一千万贷款配两千万存款。操作方法是客户先去找资金(金主,或者专门干这个的过桥客),存到银行,银行做一笔100%保证金贷款给客户,客户把钱还给金主,然后再从银行贷一千万信用贷款。这样在客户没真正用第二笔贷款的时候,银行就有了两千万的存款和两千万的贷款;金主的钱就在银行躺了几天,赚了个过桥费;客户的贷款成本变成了信用贷款利息+保证金贷款利息+过桥费-保证金存款利息。 还有些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变化,比如贷出来的一部分资金给金主用,整体上大同小异。(补充,这类做法经常游走在灰色地带,毕竟我们的存贷利率还是管制的)
第二种,银行求企业。支行今年的任务完不成了,就去求关系好的客户,办个100%保证金贷款,这样银行多了一笔贷款和存款,客户花费了一个存贷差,算是帮了支行一把,支行再找机会把这个人情还回来。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能会结合下面要说的本外币结合来做,这样客户成本更低,甚至还小赚。
第三种,企业赚利差、汇差。企业保证金存人民币,贷美元。有些银行变相高息揽存,保证金收益比较高(比如5个点),而美元贷款成本低(比如3个点),这就有了利差可赚。如果没利差,也有人想利用美元汇率变动赚汇兑差,或者叠加一些衍生工具锁定汇率差。如果有可预期的套利套汇收益,客户可以做多笔保证金贷款或贸融放大杠杆。(补充,还有部分小微贷款享受贴息政策,有科技型企业、涉农类企业等。这类企业可以通过贴息贷款吃利差。感谢

讲解)
第四种,存保证金开承兑汇票。这个是最正常的100%保证金业务。开票客户付货款的时候可以不付现金,付银行承兑汇票,还能多赚个定期存款利息。银行可以多收个开票手续费。双赢。当然这要建立在卖货客户愿意收汇票的基础上,因为他不能马上收到现金,如果要马上变现还得办贴票,得增加成本。

————————————————————————————————————————

银行向企业贷款100万,先发放贷款,然后企业在获得贷款后支付出去,支付出去以后以某种形式回流,回流到企业账户上以后,企业再办一个全额保证金质押贷款或者存单质押贷款,再贷一遍。
这样银行虽然只发放了100万贷款,但是考核上相当于发放了200万贷款加一百万存款。

主要还是考核方面的因素,此外企业成本相当于第一次贷款利率+第二次贷款利率-存款(保证金)利率。

银行贷款100万(第一次贷款)
回流(为做质押做准备)
保证金或存单质押(第一次存款)
贷款100万(第二次贷款)
回流的目的是信贷资金不能以贷转存,需要流一圈保证资金合法性。

—————————————————————————————————————-

这种情况很常见,一般在企业提款之前就已经跟银行客户经理协商好了,一方面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银行也获得定期存款。这与银行的存贷比有一定关系。这种也叫倒贷。

倒贷配合银行100%存款一般是针对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弱,所以银行在营销时跟其谈的不是贷款利率而是综合成本。
当然也有中小企业不配合,那么第二年的融资成本就会上升,或是较难获得好的授信条件。
而如果企业配合了之后,对银行综合贡献高了之后,第二年融资成本有可能就会下降或是获得较好的授信条件。

而这种现象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资金回流问题,一个是贷款不允许资金直接回流,另外是不允许以贷转存。所以正常流程是这样的:A企业向银行申请提款1000万,银行按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将款项受托支付到合同中的B企业账户(A企业的上游企业),接着B将款项打至C,C打至D,D打至E……其中CDE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个人,最终款项会打至A企业或F(个人或企业),接着1000万质押给银行,银行一般按95折(有的不打折)放款950万支付到G企业账户。
综合成本就是第一次贷款利率+第二次贷款利率×0.95-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