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创业

餐饮的成本详情

做为一个餐饮业的新人,看到这篇文章,感同身受,献给广大榴友。

1块钱的青菜,餐厅卖18元,利润真高,暴利,我也开一家
跟朋友一行5个人吃饭,来到万达广场的一家湘菜馆,大家一人点一个菜,我点了个清炒油麦菜,点完后菜单递给朋友的女友,朋友的女友看了下菜单,低声的说了句,好贵,菜市场卖1元1斤的菜,这里卖18元,餐饮利润真高,这简直是暴利,比卖毒品还赚钱(我知道她说的是我点的那道青菜),等我们有钱了也来开一家。

真的是这样吗?餐饮真的有这么好赚钱吗?很多的外行投资者就是抱着这样的观念迷迷糊糊进了餐饮业,谁想到,等自己真正进入餐饮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跳进了个大火坑,为了避免后来的创业者再迷迷糊糊的跳进这个万劫不复的火坑,我用个真实的案例,为大家算一笔帐,我们来看看做餐饮到底赚不赚钱。

这个餐厅是开在一家万达广场内部的韩国料理店,由我4个朋友投资,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餐厅经营面积420平米,40张餐台,装修期二个月。

一、餐厅的每月固定投资成本

总投资了150多万(装修60万,三个月租金24万,消防和下排烟16万,厨具5万,餐具5万,万达押金14万,门头广告5万,服装、员工宿舍、办公设备、收银系统、天然气装表和杂费10几万,进原材料8万多)。

餐厅的每月固定投资成本计算公式为:

(总投资-押金-店铺到期设备变卖+店铺拆除费+资金利息)/租赁期-装修期

备注: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店铺一般不允许中途转让,待合同到期时需将装修全部拆除成毛坯房还给业主方,拆除费一盘为20元每平左右。设备桌椅卖不了什么钱,最多也就2万左右。

(150万-14万-2万+8万+150万*3.5%*5年)/60月-2月=29008元/月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它告诉我们的就是,餐厅每个月的利润(经营收入-经营成本)必须高于29008元,餐厅才是赚钱的(资金利息平均按年息3.5%计算)。

二、餐厅的租赁成本(含员工宿舍)

餐厅租赁合同5年

租金210元每平/月,每年递增8%

物管费48元每平/月

第一年:每月租金88200元,物管20160元,员工宿舍(2个)2400元。

第五年:每月租金120000元,物管20160元,员工宿舍3000元。

三、人力成本

厨房10人前厅15人,工资按60000元每月计算。

四、能源成本

水、电、气按3万每月(不考虑营业额的变动情况)

五、税费

按15万经营额的定额税去核税大概10000元。

那么据此计算第一年每个月的固定成本就是(小的杂费如低耗品、维修费、办公费还没算):

每月固定成本:29008元+88200元+20160元+2400元+60000元+30000元+10000元=239768

每天的固定成本为:239768元/30天=7992元每天

这个数据的意思就是

每天一睁眼,老板就要付出7992元钱,好恐怖!

这个数据不直观,那我们再算

餐厅一天得做多少钱才能保本呢?

韩国料理的平均毛利率较高,控制的好可以达到65%,中餐能做到60%就已经很高了。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是:售价-菜品成本/售价,

月平均毛利率计算公式是:月菜品销售额-菜品消耗成本/月菜品销售额

餐厅的每个菜的单品毛利率都不同,一般来说,荤菜类的毛利较低一点,素菜较高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进价1元的青菜餐厅要卖18元每份的原因,这个并不像普通的消费者认为的青菜达到了1700%的暴利,而只是青菜的毛利率为88%而已(加1元油、辅料)。

餐厅的盈亏平衡计算公式为:

盈亏平衡经营额=固定成本/毛利率

据此得出该餐厅的盈亏平衡经营额=7992/0.65=12295元

还是不直观

再算

那平日与周末肯定是有区别的,平日做个10000左右,周末得做16000以上才行,

按人平均消费45元计算(经营5年的统计平均值),平日需222人次消费,周末需355人次消费。

这个数据还是不直观,再算

平均每桌消费人数3.2人(5年的数据统计),那平日就是69桌,周末就是110桌.

一般综合体的消费中午只占到20%左右,晚上80%,那就是说周末晚上上客88桌,等于每台均要翻台一次。

够直观的吧,各位别忘记

这个是餐厅保本的经营数据,

你看见人家生意这么好,你还等位了,以为老板赚翻了

今天我不告诉你,打死你都想不到人家才保本。

想要赚钱那可要做的更多哦。

这还是第一年的,第5年呢?大家自己算吧

看完以上数据,你还会说餐饮是暴利吗?还会说做餐饮真赚钱吗?确实有人做餐饮很快就赚到钱了(这里指的是大餐饮,不含小快餐、面馆),但那是极少数人,据统计真正赚钱的不到30%。

所以,各位,投资餐饮业一定要慎重,要选个好址,选个好项目。就算都选好了,还得会经营才行。

如有违规,请删除

在什么情况下,公司创始人会被踢出董事局?

作者:金有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91066/answer/557012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创始人被请出董事会,当然有商业上的背景与原因,但从法律上来讲是因为创始人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创始人失去公司控制权往往出现在公司发展中后期,但隐患往往在公司发展初期(尤其是前几轮融资时)就留下了:如果创始人要确保在公司发展中后期(尤其在进行了众多轮融资的情况下)还能拥有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往往需要在公司发展早期(尤其是前几轮融资时)就提前做好制度上设计与安排,等后期与其他股东(尤其是投资人股东)出现分歧与矛盾后再来设计与安排往往为时已晚。

要实现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一般需要在股东会及董事会两个层面上做出相关的安排。

如何实现核心创始人在股东会上的控制力?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商业上可行的情况下,核心创始人持有的公司股权达到或超过50%,这样核心创始人就直接拥有了股东会上过半数的表决权。这点在创业初期实现起来并不难,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经过数次融资的摊薄或稀释后,核心创始人所持有的股权往往会被稀释到50%以下甚至更低。如果核心创始人需要确保自身股权被数轮融资稀释至50%以下后,仍在股东会上有较强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可以考虑如下建议:

1) 归集其他小股东股权上的表决权。通俗地说,就是核心创始人将其他小股东的表决权拿过来由核心创始人统一表决,这样可以增大核心创始人在股东会上实际控制的股权表决权的数量。归集的具体方式,简单的有表决权委托,即小股东签署授权委托书将其所持股权的表决权排他性地授予核心创始人行使;复杂但更为稳定可靠的一种归集方式为:小股东通过一家持股实体(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核心创始人通过成为该持股实体的法定代表人、唯一的董事、唯一的普通合伙人或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方式实际控制并行使持股实体所持有的公司股权的表决权。

 

2) 多倍表决权。这种方式是通过增大核心创始人所持股份表决权数量来增大核心创始人在股东会表决时的权重。具体操作方式为:其他股东所持股份仍为“一股一票”,但创始股东所持股份为“一股数票”(如一股十票)。此种操作方式当公司是境外公司(如开曼或BVI)时,得益于当地法律在该问题上开放与灵活的态度,比较容易直接实现;当公司是境内公司时,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特殊的设计与安排。不少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如京东,即是通过此种安排实现创始人对公司的实际控制的。

3) 核心创始人否决权。上述两种方式是增大核心创始人在股东控制力的进攻性的策略。核心创始人否决权则是增大核心创始人在股东控制力的一种防御性的策略,尤其是在上述两种方式不能实现的时候,尤其显得重要。核心创始人否决权,意思是说,对于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可以具体列出,如解散、清算、分立、合并、出售控制权或大部分资产、主营业务变更、重大对外并购、公司预算决算、变更董事会组成规则或人员、聘请与更换审计师、上市、重大人事任免、股权激励等)必须得到核心创始人的同意或赞成表决方可通过并实施。

怎样实现核心创始人在董事会层面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一般来讲,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核心创始人如果对股东会有一定的控制力,则其对董事会也会有相应的控制力,但也并不尽然如此。公司股东之间可以另行约定董事会的组成规则,并将其记载于公司章程中,进而对公司及所有股东产生法律约束力。因此,对于核心创始人或创始股东团队而言,可以考虑的方式之一为在公司章程中直接规定董事会一定数量的董事(一般过半数)由创始股东团队或核心创始人委派。另外,具备条件的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可以考虑借鉴阿里的“合伙人制度”:由公司的创始团队及现有的核心高管组成合伙人会议,由合伙人会议提名公司多数董事,而不是按照各股东持有股份比例分配董事提名权,这样即使创始团队或核心创始人拥有再少的股权,仍能控制董事会,从而拥有公司的运营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