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社保

社保医保报销

有朋友在后台咨询小新:朋友圈最近疯狂转发的医保报销V型图,看的不太懂,能不能解释一下?

v2-a1f5b9ee32ee36a906660215590871df_b

在回答用户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社保医保的报销比例:

以北京医保卡为例:

v2-8e9a22f964f02a6905beb7779e662c75_b

简单说,社保医保的门诊报销比例中,有一定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最高限额为2万;而在社保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中,同样有一定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最高限额为10万,一旦超过10万,便属于大病报销的范围, 最高为30万。

而用户提到的医保报销V型图就是医疗费用进行项目分类细化,分析社保医保报销。

于是小新进行以下分解,内容如下:

v2-8b903b263a5f1e67f97d81fd244c5238_b

V型图的面积代表我们所有的医疗费用,这些全部都是可以报销的吗?

假设马大姐生病住院花费了40万,那么这个红色部分就代表马大姐花费的40万医药费。

v2-4f54f084200eb4290efb4a22c02ae84a_b

医保报销是有起付线的,起付线以下的部分都需自己承担。门诊和住院的起付线是不同的,不同的地区起付线也是不同的,医院级别不同,起付线也是不同的,一般起付线设置在300-1800元不等。

以北京社保医保为例,马大姐在40万的医疗费用中要分开门诊和住院费用,在报销门诊费用时,扣除掉起付线,剩余的部分才能进行报销,同理,住院费用亦是。

v2-b67e5337ac57e45f798946883b15b40a_b

起付线以上的费用就可以全部报销了?不是,社保医保报销还有限额,就是封顶线,在最高限额以上的部分也需自己承担。每个地区的社保医保设置限额是不同的,社保保险类别不同,最高限额也不同,住院报销一般最高限额为30万,门诊报销一般为2万。

马大姐在疾病住院医疗方面花费超过了30万,那么超过的部分,就需要马大姐自己承担了。

v2-050e9ae465afc17dca1fbb4e423c16f7_b

封顶线以下,扣除起付线后的费用是不是就可以报销了。答案肯定是否。小新在上面也说了,社保医保报销是有报销比列的,也就是在报销的金额中还需自己承担一部分,就是自付比例。地区不同、社保保险类别不同、医院等级不同,自付比例都不同,一般会设在10%左右。

马大姐报销的项目:门诊报销=(门诊医疗费用-起付线)×(100%-自付比例);住院报销=(封顶线-起付线)×(100%-自付比例)。

v2-4f2fbb7529e12bd4c4325059a591cc9b_b

是不是觉得经过一番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应该全报了吧?社保医保对药品和治疗项目有严格的规定,也就说在治疗过程中用到一些进口药、特效药、医疗设备、医疗服务项目等,费用昂贵不说,社保医保完全不报,称为自费项目,所以说最中间的部分才是真正报销的部分。

马大姐:住院报销=(封顶线-起付线-自费内容)×(100%-自付比例)。

经过这样重重计算和扣除之后,对于小病来说,报销还是可以的,因为很难用到一些自费项目。而一旦生的是大病,自费内容会占比很大,其实报销下来,患者仍然要承担很大的医疗费用,又应该怎么办呢?

v2-69db43caa988a100cae92ea399e8e481_b

现今商业保险的作用已不能忽视,社保医保不能报销的部分,商业保险可以进行二次报销,给予补偿。

起付线:现在很多医疗险中都含门诊报销,意外门诊报销和疾病门诊报销都可,这样可以报销起付线的部分,减少开支。

自付部分:住院医疗险中大多都含有住院津贴,每天支付患者一定的金额,进行补偿。

自费内容和封顶线(最高限额)以外:因为涉及两者的,一般都是大病或重病,可以进行投保健康险和重疾险。一旦确诊,立即给付。比如:百万医疗险(1年期)可以进行疾病报销治疗;重大疾病保险有长有短,一经确诊,符合保险合同,根据约定保额进行赔付,帮助治疗,后期康复和弥补损失。

小新提醒:社保医保是事后报销,也就是花费过大量的金额后才给予报销,而商业保险先赔付后治疗。

看完上面的分解图,你明白了吗?

from: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45934

如果不交养老金而是自己存款,退休后收益更大

网上流传「如果不交养老金而是自己存款,退休后收益更大」的说法是否属实?

长辈发来一段话如下:

-25岁工作,如果不交养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以第一个5年零存整取,计32287.50元;

第二个5年3万多整存整取计39955.78元,再加5年的零存整取32287.50元就是72243.28元。

这样30年后,55岁总计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月是1508.93元,和现在的养老金对比一下,少吗?

那时,你才55岁,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就可以有3376.23元。

而本金还是38万多,自己挂了还可以留给子女,我看也别给国家添麻烦了,都自己养老吧。

—————————————————————————————————————

首先,情况基本属实。

很多答主也提到过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交社保是一笔亏本买卖,这个不假。

 

解释一下社保的本质。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和商业保险(Commercial Insurance)相对。都是现代保险的一种形式。

从技术上来看,社保和商业保险的唯一区别在于确定保费的方式不同。

商业保险是以风险确定保费,社保是以收入确定保费。

举个简单例子,买一份商业工伤保险,保费因人而异,如果从事危险系数较大的行业,例如一家公司,经常出差跑业务的,自然保费也就高一点,毕竟出险的概率较大。如果是坐办公室的财务,自然保费很低,因为这种工作出现工伤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而社会工伤保险,和工作种类是没有关系的,并不是坐办公室交的钱就少,跑业务的交的钱就少。同一行业内,社会保险的保费只和收入有关,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请问哪种方式比较公平?显然是根据风险制定保费比较公平。整天坐办公室的门都不出,怎么会有工伤,凭什么交那么多钱?而从事危险行业的凭什么交那么少钱?明显后者出事故的概率大。

再放到大家关心的养老金上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同一个城市里,高收入者,大企业白领那么高收入,每年交超多保费。而城市底层工作者,每年收入超低,就交一点点保费,连大企业白领的零头都不到。

凭什么退休以后外企白领拿的养老金就比底层工作者多那么一点点?这不是很不公平吗?

这就涉及到社保的一个本质——再分配制度。

社保本身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制度。

 

放到这个问题本身来,如果我不交社保的养老金,转而去自己投资,哪怕用同样的钱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退休以后拿的钱也比交社保拿得养老金多多了。

没错,你们从社保里吃亏了。不光养老金,工伤、医疗、失业各类社会保险你们都吃亏了。

可你们想过吗?那些底层工作者,如果他们不交社保,他们用交社保的钱去买商业保险,退休以后能拿到的钱可是比社保的养老金少多了。

而且如果你们(相对高收入者)都退出了社保,那些底层工作者退休的养老金怎么来?他们交的钱远远不够他们退休拿的社会保险养老金。是你们这些高收入者给他们填上的。

 

因此社保具有两个特征:

1,再分配性质。

社保的部分作用是和税负是相同的,因此在日本,社会保险费直接称作「保険税」,社保是财富转移的一种方式,由高收入人群转移到低收入人群手中。

因此社保相当于劫富济贫,让高收入者多交钱补偿给低收入者。

2,强制性。

由于上述所说,社保具有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性质,

如下图所示(假设每个人风险相同)

靛色线为缴纳社保保费,如果用这笔保费购买商业保险,如果对于每个人都公平的话,合理的保险金应当为红色线而社保保险金为紫色(因此社保损害了高收入者利益而给低收入者带来福利)。也就是将高收入的一部分保费用于补充低收入人群。

虽然违背了传统保险的原理,以收入取代风险,但是由于高收入补充低收入,这个体系仍然收支平衡,社保制度可以维持。

但是当收入i>A时,这部分人从社保中利益受损。人由于逐利会不断退出社保体系而投资商业保险(也就是题主说的,交养老金不如自己投资)。高收入者大量退出,而导致收支不平衡,出现巨额赤字,长期入不敷出,社保体系崩溃。

因此社保必须立法强制加入,否则社保体系无法维持。

========================

由上所述,由于其本质(以收入取代风险,厘定保费),社保不是个公平的制度,会导致高收入者利益受损,低收入者获益。(不光养老金、所有社保都是这样)

因此具有劫富济贫,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功能。

所以题目这句话不假,对于高收入者,交养老金确实吃亏,但是对于低收入者,养老金是一笔难得的福利。

社保作为社会再分配制度的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社会贫富差距。

键盘侠还是好当,贫富差距大是政府的责任,跟我没关系。
但是万一我在调节贫富差距的制度下利益受损了,就是不行。
这养老金我不交了。凭什么让我利益受损。

 

社会贫富差距大,骂的是你们最凶。

好不容易有个调节贫富差距的制度,骂的还是你们最凶。

 

养老保险计算方式:

我们不提个人账户,我们就是基本养老保险,你可以用两种方式理解。

第一种,基本养老保险是分为两半的:
一半是未来的社会平均工资工资X50%,乘以你的缴费年限,再乘以1%;
另一半是,你自身的工资水平X50%,乘以你的缴费年限,再乘以1%。
比如你一直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标准缴费,那么另一半基本养老保险金,就是用未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乘以你的缴费年限,再乘以1%。

第二种理解方式,就是用到数学的结合律。
两半是可以加在一起的,这也是官方对计发方式的描述。
社会平均工资和你的工资水平的平均值,乘以你的缴费年限,再乘以1%。
如果你一直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缴费,那么到时候就用未来社会平均工资的80%作为基数,乘以你的的缴费年限,再乘以1%;反过来,如果你一直按照300%交,那么到时候,就以200%作为基数。这实际上就是“杀富济贫”。

refer: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28632/answer/16168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