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Life
Mind-20160705-关于哲学与人性的思考
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
宗教 – > 哲学 -> 科学
罗素 《西方哲学史》
人性的复杂度可以度量的话,会有极限吗?即人性可以复杂到什么程度?或者恶到什么程度或善到什么程度?
例子:莆田系的所作所为,政治斗争,盲井,文革,ISIS恐怖袭击等
学习如何学习
在「如何学习」这点上,一直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曾经想学吉他,坚持了两个礼拜就以「手指太短,不适合」终结了,后来想学数学,却终究连翻开书的勇气都没有,工作一忙更是顾不上这些了。所以在 Youtube 上看到 Barbara Oakley 的 Learning How to Learn 时,才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问题,收获颇多。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直接看视频,讲解地很有条理且生动。
Barbara Oakley 是系统工程学博士,但对于「学习」方面也颇有研究,在 Coursera 上也有相应的课程。还出了几本书,比如 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这里对于她在 Google 的分享做一个简单的翻译和摘要。
摘要
(主持人)我记得查理芒格说过,他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还把巴菲特形容为一台学习机器。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效学习者呢?
正文
我小的时候,想要学习其他语言,但大学的助学金不太容易拿到,而我又迫切想要学习一门语言,然后我想到了一个既可以学习语言,又能得到些收入的方法,那就是参军。然后我确实学了一门语言:俄语。虽然俄国的环境不怎么样,但我喜欢冒险和新的视角。我回想在西点的工程师们,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出众,往往能想到我想不到的。然后我就想,我能不能也达到跟他们一样的程度?有学生提了这么个问题:如何改变你的大脑。然后我就去了解世界顶级的教授他们是如何做到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工程学、数学、化学的?他们自己又是如何学习的?跟他们接触后发现,他们常用的有隐喻和类比。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下学习的关键因素。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很复杂的,那么来简化一下,可以想象成大脑以两种不同的模式工作。第一个是「专注」,另一个则是「发散」。我们用一个弹球机来描述这两种状态。
假设大脑里有一个弹球机
底部有一个触发开关,有很多的槽点密集排布。比如,你已经知道了乘法,然后要处理一道乘法运算题。当你处于「专注」模式时,会运用已有的模型,在「乘法」的槽点附近打转,也就是结合以前的学习经验去寻找答案。如果你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新的模型,比如你已经知道了乘法运算,但从没有接触过除法运算,如何掌握这个新的模型呢,这时就要用到「发散」了。当处于「发散」状态时,「槽点」之间的距离会变大,你无法通过局限在某一点来解决问题,但至少能找到一种新的思考事物的角度。当你在解决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时,不要逼自己长时间处于「专注」状态,这样就会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所以需要进入到另一种模式,也就是「发散」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脱离当前的工作环境,出去走走,冲个澡等,总之是让大脑脱离「专注」状态。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吧。
Salvador Dali 是20世纪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当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会躺在椅子上,放松再放松,同时手里握着一把钥匙。当足够放松到快要睡着时,钥匙就会掉在地上,与地板碰撞的声音会把他叫醒,然后就可以带着从「发散」状态收获的想法继续进入到「专注」模式。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对艺术家有用,那么对工程师是否也同样有效呢?据传,爱迪生也有类似的行为爱好,只不过不是钥匙,而是滚珠轴承。
当你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即使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已经解决过了,但对你来说确实第一次,你也可以试试类似的方法。
当你处于「专注」状态时,并没有利用到其他更多的关联,这也是为什么在两种状态间切换是如此重要。就像你不能一下吃成大胖子一样,神经系统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你或许会说,我有拖延症,那我们就来说说拖延症。拖延症的成因是当你面对不喜欢做的事情时,大脑的「痛感中心」就会被激活。所以当你看一本不喜欢的书时,会感觉到隐痛,这种痛就像手指被锤子砸了一样,通常会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花大概 20 分钟去搞定它,然后痛感就会慢慢降低进而消失。但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做起来更舒服的事情上,就会马上就会感到好些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拖延症也是会上瘾的,这对你的生活是非常有害的。最有效的方式是使用「番茄工作法」,通常来说设置 25 分钟为一个「番茄时间」,然后关闭其他所有会打扰你的一切。在这 25 分钟内,集中精力进入到「专注」模式。由于你专注于当前的任务,而不是「我必须完成它」的痛苦,做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当到时间后,给自己点奖励,出去走走或上上网、聊聊天都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时间到了,就休息。它能帮助你跨过痛苦期,进入 flow 状态。还有就是不要一下子做太多的「番茄」,一步一步来,慢慢适应这套系统。
还有跟学习很相关的一点是睡眠。常常有人说考试前要睡好觉,事实上,睡眠在各种层面上都很重要。当处于非睡眠状态时,代谢物会在细胞间产生,它们就像垃圾一样在那,而且越积越多,这会影响你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当你长时间工作时,逻辑会越来越乱。当你睡觉时,这些细胞会缩小,然后垃圾就被冲走了,就像重新打扫了房间一样。
根据神经学上的发现,将学习分为多个短期学习、睡觉,多个短期学习、睡觉,这样的循环系统,对于构建神经网络非常有帮助,这也是高效学习的秘诀之一。
人每天都会长出新的神经元,有两种方式可以让这些神经元存活并成长。一个就是将自己暴露在新的环境中,这也是为什么旅行会很有帮助,这些新元素能让新出生的神经元活下来。还有一个让新长出来的神经元活下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锻炼。不需要励志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员或者成为马拉松选手,即使只是简单的散步也是非常有效的。但即使只有几天的锻炼也会带来更大的效果,它会增强新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
接下来聊聊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就是临时记住一些信息,以前常说有7个槽可以用,这也是为什么你能记住7位数的电话号码,但事实上大概只有4个槽可以用,所以当你用工作记忆来记一些东西时,可以想象有一只章鱼在掌控着这几个槽,并建立连接,这也是为什么不能一次记住太多的想法。当你多任务同时开工时,相当于把章鱼的触角从仅有的几个槽中拿走一个或多个,这会让你变得笨一点。而发散模式则是有更多的连接。
那如何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练得越多,神经元就会长得越长,扎得越深。
如果你不练习,那么这些「蝙蝠」就会在模式形成长期记忆前把它叼走,这也是为什么有时觉得已经理解了某个概念,然后走开了,过了两天,这些内容都被「蝙蝠」叼走了,然后就记不起什么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带一定间隙的重复练习(Spaced Repetition),比如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日练习。
再来说说 Chunk。假设你要拼一副图,如果不明白每一块代表的含义,就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就像中间的那个圆一样,你能看到它,它也是个 Chunk,但却无法与其他的 Chunk 产生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死记硬背的效果会很差的原因。
当你在研究某个课题时,你其实在创建一个 Chunk 群,这些 Chunks 会跟其他的 Chunks 生关联,这也是伟大创意的产生之源。这时往往会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 Chunks,如果都学会了,就会形成一副完整的图片,即使少了其中几片。
但如果你不重复练习,并且深刻掌握 Chunks,也能把 Chunks 拼起来,只不过是模糊的,而且很难拼成全图。
不同领域的 Chunks,有可能长得差不多,这样就可以借鉴原有的 Chunk 来学习新的 Chunk。比如你是一个物理学家,再去学经济学会更简单些,因为其中的一些 Chunks 非常相像。
最后给大家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测试是必要且重要的。Test yourself on everything, all the time。同样的时间用来做测试和学习,前者会让你收获更多。使用卡片(Flashcards),卡片不是专门用来学习语言的,卡片是一个通用的学习手段,诗人们会用它记忆诗句,以此来更强烈地感受诗词带来的震撼。
记得做「家庭作业」,不要只做一次,挑其中的重点多做几次,即使只是在大脑里过一遍,确保自己真的掌握了,这样你就得到了一组 Chunks。
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回想」,尤其是当你在解决困难的问题时。当你在阅读文章时,试着离开书本,回想一下能否记起其中的要点,这对于理解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比反复读和思维导图效果都要好。
还有一个简单的技巧是向其他人阐述你所理解的东西,并且假设对方只是一个 10 岁的小孩(费曼学习法)。如果你能找到一个简单清楚的描述,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你甚至可以把自己放到问题发生的场景中。
当你处于专注模式时,会有一种「我已经掌握了」的感觉,这时可以跟其他处于 diffuse 模式的人交流下想法,有时会帮助你纠正错误。
最后,我们都说要追随你的热情,但热情只是让你擅长的东西变得更擅长,而有些东西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擅长,所以不仅仅要追随你的热情,还要扩大你的热情,然后生活质量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from:http://blog.csdn.net/xiyangyang8/article/details/51650575
儿童绘本排行榜
家长要给孩子选择最适合的绘本,首先应该了解目前一些国际上的绘本大奖。目前来说,国际著名的绘本大奖主要有以下7个。
1、美国凯迪克大奖
美国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项,有着绘本中的“奥斯卡”之称,至今已有60余年,得奖作品皆是公认的杰作,因此得到该奖项的作品,必然成为当年最畅销的绘本。它选择优秀绘本的标准在于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注重“寓教于乐”的作用,能让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到相应的知识,还能开发思考空间。其中我们所熟悉的绘本有《大卫,不可以》、《三只小猪》、《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等。
2、英国格林威大奖
英国凯特·格林威奖是1955年为儿童绘本创立的奖项,是英国儿童绘本的最高奖项。英国格林威大奖的遴选标准严苛,不仅讲求艺术质量,整本书在阅读上也要求能赏心悦目,主要有艺术风格、格式、图文整合、视觉印象等评选项目。在评选上,尤其注重插图,图文结合的整体性也是评选的标准之一。
3、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
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每两年举办一次,主要颁给对绘本有独特重大贡献的画家,肯定他的终生成就,有小“诺贝尔奖”之称。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的意义在于动儿童阅读,提升文学和美学的艺术境界,建立儿童正面的价值观,促进世界和平。也就是说,所获奖的人的作品必须要对世界儿童产生积极、健康的精神鼓舞。
4、德国绘本大奖
德国绘本大奖是欧洲最为重要和最具权威的绘本大奖,是“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中的绘本奖项,虽然知名度不及美国凯迪克奖和英国格林威大奖,但也是相当重要的绘本类大奖项。
5、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
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的儿童书展和年度儿童图书博览会。每一年全球最负盛名的儿童书籍出版商都会带着新书来参加。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是全球儿童出版界最受瞩目的奖项,所选书籍的特点在于创意、教育价值、艺术设计。
6、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大奖(简称BIB)
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大奖在意大利举行,是专门为儿童、青少年读物所举办的国际性绘本原画展。参展的作品皆需经过BIB会员国国内文化单位的推荐,经国际委员会评选,全世界的插画家都以获得这个奖项为荣。
7、波隆那国际儿童书展最佳选书
波隆那国际儿童书展在意大利举行,规模非常庞大,参加的国家众多。其中“萼拔奖”最佳选书是由一群6至9岁的意大利儿童所组成的9人评审团,从参展的书中所所选出。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已经成为国际的“指标画展”,也是全球童书出版界最瞩目的焦点。
1、《大卫,不可以》,获得的是1998年的凯迪克银奖。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这是一本大部分家长都知道的儿童绘本,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2、《咔嗒、咔嗒、哞》,凯迪克图画书大奖童书。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这套书是一套经典的、越读越有意思的、值得回味和珍藏的图画书作品,是《纽约时报》排行榜最畅销童书。这套书有着典型的美国式幽默:颠覆常理,恶作剧不断。或许,这样更符合孩子的逻辑。
3、《神奇的窗子》,2006年凯迪克金奖作品。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神奇的窗子》是一本关于祖孙之间深厚情感的图画书。小女孩去探望爷爷奶奶。迎接她的是那扇神奇的窗子。那窗子里装满爱,装满魔法,紧紧地联系着女孩与爷爷奶奶的心。
4、《小房子》,1943年凯迪克奖金奖。
适合年龄段:2-6岁
介绍:这本书还入选美国教育协会“100本最佳童书”、“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是一个弥漫着伤感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从而更加热爱环境、热爱生命。
5、《狼婆婆》,1990年凯迪克奖的金奖。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很久以前,每当妈妈出门之后,狼婆婆就会冒充外婆来敲门,阿珊、阿桃和宝珠究竟能不能识破狼婆婆的阴谋呢?这是一本描写美丽与丑恶,柔弱与凶残,勇气和恐惧,智慧与愚蠢相对比和相较量的故事。
除了以上的五本外,国内已经引进的凯迪克大奖绘本有:
书名 | 获奖情况 | 书名 | 获奖情况 | 书名 | 获奖情况 |
---|---|---|---|---|---|
《安迪和狮子》 | 1939年凯迪克银奖 | 《玛德琳》 | 1940年凯迪克银奖 | 《让路给小鸭子》 | 1942年凯迪克金奖 |
《公主的月亮》 | 1944年凯迪克金奖 | 《在森林里》 | 1945年凯迪克银奖 | 《小岛》 | 1947年凯迪克金奖 |
《白雪晶晶》 | 1948年凯迪克金奖 | 《小塞尔采蓝莓》 | 1949年凯迪克银奖 | 《小机灵和小迷瞪》 | 1952年凯迪克金奖 |
《海边的早晨》 | 1953年凯迪克银奖 | 《灰姑娘》 | 1955年凯迪克金奖 | 《和我一起玩》 | 1956年凯迪克银奖 |
《树真好》 | 1957年凯迪克金奖 | 《一寸虫》 | 1961年凯迪克银奖 | 《下雪天》 | 1963年凯迪克金奖 |
《野兽出没的地方》 | 1964年凯迪克金奖 | 《小黑鱼》 | 1964年凯迪克银奖 | 《莎莎的月光》 | 1967年凯迪克金奖 |
《田鼠阿佛》 | 1968年凯迪克银奖 | 《驴小弟变石头》 | 1970年凯迪克金奖 | 《青蛙和蟾蜍》(全4册) | 1971年凯迪克银奖 |
《晴朗的一天》 | 1972年凯迪克金奖 |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 1972年凯迪克银 | 《丢饭团的笑婆子》 | 1973年凯迪克金奖 |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 1973年凯迪克银奖 | 《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 | 1976年凯迪克金奖 | 《会说话的骨头》 | 1977年凯迪克金奖 |
《诺亚方舟》 | 1978年凯迪克金奖 | 《野马之歌》 | 1979年凯迪克金奖 | 《赶牛车的人》 | 1980年凯迪克银奖 |
《魔法师的奇幻花园》 | 1980年凯迪克银奖 | 《魔法师的奇幻花园》 | 1980年凯迪克银奖 | 《宝藏》 | 1980年凯迪克银奖 |
《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 | 1981年凯迪克银奖 | 《勇敢者的游戏》 | 1982年凯迪克金奖 | 《在那遥远的地方》 | 1982年凯迪克金奖 |
《影子》 | 1983年凯迪克金奖 | 《妈妈的红沙发》 | 1983年凯迪克银奖 | 《亨舍尔和格莱特》 | 1985年凯迪克银奖 |
《极地特快》 | 1986年凯迪克金奖 | 《侏儒怪》 | 1987年凯迪克银奖 | 《月下看猫头鹰》 | 1988年凯迪克金奖 |
《歌舞爷爷》 | 1989年凯迪克金奖 | 《狼婆婆》 | 1990年凯迪克金奖 | 《黑与白》 | 1991年凯迪克金奖 |
《穿靴子的猫》 | 1991年凯迪克银奖 | 《疯狂星期二》 | 1992年凯迪克金奖 | 《天空在脚下》 | 1993年凯迪克金奖 |
《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 | 1993年凯迪克银奖 | 《七只瞎老鼠》 | 1993年凯迪克银奖 | 《外公的旅程》 | 1994年凯迪克金奖 |
《阿文的小毯子》 | 1994年凯迪克银奖 | 《沼泽天使》 | 1995年凯迪克银奖 | 《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 | 1996年凯迪克金奖 |
《上面和下面》 | 1996年凯迪克银奖 | 《大家来听音乐会》 | 1996年凯迪克银奖 | 《星际信使》 | 1997年凯迪克银奖 |
《风铃草姑娘》 | 1998年凯迪克金奖 | 《小恩的秘密花园》 | 1998年凯迪克银奖 | 《雪花人》 | 1999年凯迪克金奖 |
《下雪了》 | 1999年凯迪克金奖 |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 2000年凯迪克金奖 | 《7号梦工厂》 | 2000年凯迪克银奖 |
《如果你想当总统……》 | 2001年凯迪克金奖 | 《奥莉薇》 | 2001年凯迪克银奖 | 《三只小猪》 | 2002年凯迪克金奖 |
《我的兔子朋友》 | 2003年凯迪克金奖 | 《红豆与菲比》 | 2003年凯迪克银奖 | 《高空走索人》 | 2004年凯迪克金奖 |
《别让鸽子开巴士》 | 2004年凯迪克银奖 | 《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 2004年凯迪克银奖 | 《小猫咪追月亮》 | 2005年凯迪克金奖 |
《小红书》 | 2005年凯迪克银奖 | 《禅的故事》 | 2006年凯迪克银奖 | 《海底的秘密》 | 2007年凯迪克金奖 |
《先有蛋》 | 2008年凯迪克银奖 | 《造梦的雨果》 | 2008年凯迪克金奖 | 《夜色下的小屋》 | 2009年凯迪克金奖 |
《狮子和老鼠》 | 2010年凯迪克金奖 | 《阿莫的生病日》 | 2011年凯迪克金奖 | 《格林爷爷的花园》 | 2012年凯迪克银奖 |
1、《和甘伯伯去游河》
适合年龄段:0-3岁
介绍:1970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奖,《纽约时报》最佳插画童书奖,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他构思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单纯的感觉像一个幼儿。
2、《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作者是罗伦·乔尔德,她对儿童内心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的不凡之处,成为书中的幽默素材。虽然选用传统的主题,但是非常新颖。
3、《彩虹鱼系列》(全7册)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曾荣获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美国年度畅销童书大奖、美国纽约图书馆协会三苹奖等十多项大奖。故事中的彩虹鱼拥有孩子般的性格特点,他活泼、勇敢、乐群, 同时也会犯各种各样小朋友容易犯的错误,但他在一次次的“试误”中学习、成长。
4、《小心大野狼》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作者为罗伦乔尔德,是近年来英国最受欢迎、最令人期待的童书作家,2000年凯特·格林威大奖得主,代表作品有“查理和劳拉”系列,《小心大野狼》等。“每次听完睡前故事,小男孩赫博都会要求妈妈把书带走,因为他害怕故事书里的大野狼。”罗伦颠覆了经典民间故事。
5、《亲爱的大熊爸爸》(全5册)
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亲爱的大熊爸爸》系列分为《大熊爸爸当保姆》、《大熊爸爸是个英雄》、《大熊爸爸的小毛头》、《大熊爸爸去野餐》、《大熊爸爸的假期》五册。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离不开父亲这一举足轻重的角色,父亲的正面教育、引导和激励对孩子的重要。
除了以上的五本外,国内已经引进的凯迪克大奖绘本有:
书名 | 获奖情况 | 书名 | 获奖情况 |
---|---|---|---|
《大黑狗》 | 2013年格林威大奖 | 《奇怪的蛋》 | 2009年林威大奖提名奖 |
《小心大野狼》 | 2005年格林威大奖 | 《南瓜汤》 | 1998年格林威大奖 |
《亲爱的大熊爸爸》 | 1997年格林威提名奖 | 《动物园》 | 1992年格林威大奖 |
《你睡不着吗》 | 1988年格林威提名奖 | 《顽皮公主不出嫁》 | 1987年格林威大奖荣誉奖 |
《聪明的变色龙》 | 1983年格林威大奖 | 《大猩猩》 | 1983年格林威大奖 |
《圣诞老爸》 | 1973年格林威大奖 | 《宝儿》 | 1963年格林威大奖 |
《虎皮毯子》 | 1960年格林威大奖 |
1、《我爸爸》
适合年龄段:2-6岁
介绍:画家安东尼·布朗所著,荣获2000年国际安徒生大奖。每一个看过他创作的《我爸爸》的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爸爸,也都希望有这样的爸爸;每一个看过这两《我爸爸》的爸爸都会喜欢这个爸爸,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爸爸。安东尼·布朗的作品还有主要有两大系列,一个是以黑猩猩威利(Willy)为主角的“威利系列”,一个是以小熊(Bear)为主角的“小熊系列”。
2、《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适合年龄段:1-6岁
介绍:画家沃尔夫·埃布鲁赫所著,荣获2006年国际安徒生大奖。本书透过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带领孩子认识各种动物的大小便,满足其好奇心,帮助孩子健康地面对大小便的正确常识。
3、《大猩猩系列绘本》
适合年龄段:6以上岁
介绍:《大猩猩》当年一经出版,就一举荣获多项重要大奖,并且将作者安东尼·布朗推进顶尖图画书创作者之林,成为布朗经典而重要的代表作。本书利用了“父亲”和“大猩猩”的共同点——高大威武却亲切温和,描绘出父爱的伟大,以及孩子的孤独,渴望得到安全感的心理。
4、《ABC之书》
适合年龄段:0-3 岁
介绍:本书荣获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美国波士顿环球号角图画书奖、布鲁克林美术馆奖等,作者是安野光雅,是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绘制而成的26个英文字母类似木纹的效果,每一张图周围的装饰图里都隐藏着以同一英文字母开头的动植物。充满了观察和寻找的乐趣。
5、《沙发底下藏着什么》
适合年龄段:4-6岁
介绍:本书作者玛格丽特·马伊因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过2006年的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沙发底下藏着什么》讲述是一个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充满了童年乐趣的故事。
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的获奖作家还有伊利·唐卡、莫里斯·桑达克、依卜·斯旁·奥尔森、法尔希德·马斯哈里、斯凡·欧特、罗伯特·英潘、杜桑·凯利、马克斯·威尔修思、尤塔·鲍尔等。
1、《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1-12册)
《不一样的卡梅拉》也是大部分家庭所拥有的系列绘本之一,受到许多妈妈们的推荐。“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故事讲述的是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卡梅利多和卡门的历险故事,他们勇敢,敢于尝试别人不敢想的事情。书中充满了惊险的情节和法式的幽默。
2、《大卫·香农系列》(全3册)
《大卫·香农系列》包括了《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而最让人熟悉的是《大卫,不可以!》。大卫喜欢在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喜欢把家里弄得乱起八糟,喜欢闯小祸,妈妈总说“大卫,不可以!”但当他伤心时,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大卫上学去》和《大卫惹麻烦》分别讲了大卫在学校学规矩的状况以及长大了一些惹麻烦后用于承认错误的情况。
3、米菲绘本系列(全十册)
米菲绘本系列是由荷兰插画大师迪克布鲁纳花费数十年心血、精心创作的图画书历史上的经典之作。米菲是全球小朋友所熟悉的朋友,米菲绘本系列是0-3岁小朋友的最佳的启蒙读物,讲述了小兔米菲的日常生活故事去海边、去动物园、去做客、过生日、生病了等,简单的故事但是塑造出了快乐生活着的幼儿形象。
4、《聪明豆》绘本系列(共6册)
这套书针对2岁到8岁孩子,是非常经典的系列图画书,每本都是精品。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朱莉娅·唐纳森,继安东尼.布朗之后获得“英国儿童桂冠作家”。六册书分别是《咕噜牛》、《咕噜牛小妞妞》、《女巫扫帚排排坐》、《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小海螺和大鲸鱼》、《小房子变大房子》。
5、《小熊宝宝》系列绘本(全15册)
《小熊宝宝》系列绘本是专门为幼儿所作,适合1岁以上孩子,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穿衣、问好、交友等。语言重复,有利于幼儿识记,而且传神的动物形象也让孩子喜欢,能放心让孩子自己阅读们。
6、《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全三辑,共26册)
这是一套全球畅销的绘本,是一套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的心理教育故事,讲述的青蛙弗洛格和他的朋友们发生的关于友谊、爱、生命、世界的故事。作者是马克斯·维尔修思,获得过国际安徒生插画奖、法国Prix de Treize大奖、荷兰Golden Pencil金画笔奖、德国Bestlist Award大奖、美国Graphic Award大奖。
7、《可爱的鼠小弟》系列
这个系列绘本是网友认可的畅销之作,也是日本绘本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作者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中江嘉男和上野纪子,从儿童的小视角来描绘精彩的大世界,以简单重复的句子为孩子提供最佳语言学习机会,激发孩子的无限想象力,又能让孩子获得美的体验。
8、《嘟嘟和巴豆》系列(共10册)
这是一本讲“友谊”故事的经典之作,是最适合孩子们的友谊启蒙绘本,被评为《纽约时报》最畅销绘本。本系列书,主要围绕两只小猪嘟嘟和巴豆展开,嘟嘟喜欢旅行,巴豆恋家。最为精彩的是书中美丽得让人心颤的水彩画:幻想、优雅,抒情如歌,让人无法不爱上它。
9、《三只小猪》系列
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是孩子们所熟悉的,而这个绘本是2002年的卡迪克的金奖作品。作者为美国顶尖插画家大卫·威斯纳,虽然采用的是经典的故事,但是却重新重构了起来,带来了许多的小故事。
10、《猜猜我有多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全球热销的绘本之一,讲述的是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短短的对话,浓缩生命中最复杂、也是最伟大的情感。
from:http://baike.pcbaby.com.cn/qzbd/12337.html
生活小窍门1
1、豆腐直接放入冰箱,水分会溢出,风味也差,可泡在水中存放冰箱内。
2、水果去皮后,如不马上吃完,过一段时间空气会对水果起氧化作用,使其表面变成浅棕色。将削皮的水果浸泡在凉开水中,既可防止氧化而保持原有色泽,还可使水果清脆香甜。
3、买了香蕉来不及吃,可以用用保鲜膜包住香蕉的蒂可使他保存得更久些。
4、巧治落枕,局部热敷。先躺在床上不要乱动,让肌肉慢慢恢复,用热毛巾敷患处,一天多敷几次。但如果疼痛超过24小时或出现手脚麻等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特别是一些总反覆发作的人,可能是由于颈椎病诱发的经常性落枕。
5、快速止辣,吃了辣的东西,感觉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点盐,含一下,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
7、被烫伤,在伤口撒上白糖很快就退热,比烫伤葯还好用,而且不留疤。
8、流鼻血用细绳扎住中指下部可以迅速止血。
9、吸管太软打不开塑封的时候,把吸管对摺,用吸管折出来的尖角扎开塑封即可。
10、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11、夏天感冒发烧首选霍香正气水,最便宜那种。效果很好。受不了味道的可以用棉球吸饱药水放到肚脐做脐疗。效果也好。
12、一天之内什么时候买机票最便宜?答案是上午,机票的价格通常会隔夜重新调整。
13、天热的时候,在风扇上洒几滴风油精,可使满室清香,而且有驱赶蚊子的效用。
14、吃多了腹胀,可以用牙刷沾点盐刷刷牙龈。
15、火烤橙子的方法,适合风寒咳嗽,剥皮吃囊,记得可以加一些盐。
16、打嗝时喝一口水分7次咽就OK,实在不行再来一番。
17、羊毛衫不掉毛的窍门:用半盆凉水溶解一小匙淀粉,把羊毛衫浸透后拿出来,不要拧,沥净水后放在溶有少量洗衣粉的水中浸泡数分钟后漂净。
18、巧治失眠:可用热水加醋洗脚,睡前不要喝浓茶、咖啡,不要多讲话,少用大脑。
19、核桃去皮妙招:把核桃放在锅里蒸十分钟,取出来放在凉水里再砸开,就能取出完整的核桃仁了。
20、用刀切松花蛋,蛋黄会粘在刀上?
如果把刀用开水烫热,就能切得整齐漂亮,也可用丝线将松花蛋割开,既均匀又不沾蛋黄。
21、苹果蒸着吃可以治疗腹泻